204 唐诗解读——李白之《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清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
金陵:南京。
吴越:金陵处吴越之地。
摇空城:在空寂的城下摇荡。
古来相接:今古心灵相通。指自己和谢朓。
眼中稀:很少见。
澄江静如练:谢朓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其中有“澄江静如练”一句。
谢玄晖:指谢朓。南齐著名诗人,后被诬陷,下狱死。
解读: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俯视下去,蜿蜒城垣,浩渺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胜地,李白的这首诗就是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诗人曾几度游历金陵,对吴越之地有着特殊的情感,除这首诗外,还曾写下《金陵三首》《金陵酒肆留别》《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忆吹箫》《月夜金陵怀古》等。
首联集中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诗人在一个静寂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了孙楚楼,眺望着广袤的吴越大地。“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季,“吴越”泛指江浙一带。从“夜寂”“独上”等词语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在登楼时的心情的孤寂、抑郁、惆怅。登高望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带有几分怀思意味,登高之人或为抒发满腔凌云壮志,或为遣散萦绕心头之愁闷。
接下来的几联都是诗人登楼所见之景和触景所生之情的具体描述。次联勾勒出一个晶莹而空灵的世界,其中上句是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从月亮中滴。短短十四个字,把秋月下的临江古城特殊夜景,描绘得逼真传神。两个“白”虽有重复之嫌,但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
三联写诗人伫立月下,深思默想,久久不归。他在试图排遣心中不可明说的孤独。我们不难感觉李白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通病——知音难求,怀才不遇。虽然他潇洒狂散,貌似将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可又有几人细想过,他愈是这样,他内心的寂寞愈是难以消解。这一联李白写出了自己独立时空之中的幽寂与苦闷,同时也开启下文,突出了南朝诗人谢朓是他引以为知音为数不多的古人。清人王士禛曾在《论诗绝句》中称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从李白很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谢朓的无比景仰之情。
最后一联点破全诗的主旨,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谢朓的景仰之情。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谢朓的孤直的性格和不幸的遭遇与李白相似,李白认为他与谢朓是“今古一相接”。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这里“解道”“长忆”都是诗人感慨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心情的描绘。结笔之处与开头“独上”呼应,令人倍感“月下沉吟”的诗人的忧愁。
全诗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天上、地下、眼前、古代,信手拈来,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有形似律诗而神似古风特点,但实际仔细分析则是脉络分明,一线贯通。诗人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三、四、七、八句)。全诗在诗词选用,韵律变换,以及在色彩、声调、韵味都能做到协调一致,给人以一种苍茫、悲凉和沉郁的感觉。
附:
李白的《金陵三首》
其一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其二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
其三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