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联想智能制造 为何联宝成破势逆袭引擎

在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联想要做这一轮“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并通过“设备+云”与“基础设施+云”模式赋能产业和行业。这番话,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几天前在公司创新科技大会上透露的。

同样是在大会上,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联想现阶段目标是搭建好一个智能硬件生态,因为所有的应用都需要生态,在智能生态里,智慧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智能变革,智能化应用,这次联想创新大会上透露出来的诸多信息,很清晰地扣在了“智能制造”这一话题上。那么,这一次联想高调提出智能制造和生态打造,背景原因是什么?无论是“设备+云”或是“基础设施+云”,其核心的能力和基础又是什么?

全球PC逆潮中挖掘智能化创新

目前出现在联想面前的景象,也是行业中所有巨头都在面临的困境:全球PC市场持续低迷,正处在长达五年的衰退期之中。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2007年以来单季最低水平,这已经是市场连续11个季度出现下滑。

但是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众多机遇也在显现。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就已经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调研机构预计到2020年将有望超过3万亿,年复合增长率约20%。而随着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到来,这一预期已经被认为有望大幅超越。

这一升一降之间,变革机遇隐现。

在这种产业背景和环境下,联想势必要迎难而上,以超前的视野和大胆的布局,在原有PC业态上构建新的智能制造体系,不仅要提升自己的全球竞争实力,还要赋能制造业,这才是其逆势破局的最优解。

而杨元庆在当天讲话中透露的赋能产业和行业,恰恰是联想在国家“制造2025”这局大棋中,落子的关键。

简单而言,就是联想先要完成自身的智能化转型,再发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杨元庆和高管,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联想目前智能制造的基石——联宝。

联宝(LCFC),联想旗下子公司,也是联想的供应商。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制造企业,联宝这两年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三个月前,当懂懂到联宝参观时,亲身体验的结果确实如此。而在此之前,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数字去尝试了解联宝:例如每年年产能约为3000万台PC,每天智能处理2000笔订单,拥有业界领先的18条主板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75%……

但是在走进联宝的立体仓库后,抬眼望向四周,懂懂开始逐步理解了智能制造的细节和内涵。在这个大约3000平米的仓库里,高度的自动化系统承担着两个厂的电子料供料,仓库里面拥有10350个存储单位的立体堆垛机,24小时都在运转。

而与普通仓库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立体化自动仓库的分拣线。当难以计数的电子料进入仓库后,只需要经过二维条码扫形,即可由机器代替人识别材料并分拣入库,再根据生产线的需求实现自动精确送料,减去了人员交接的环节。

懂懂了解到,这个每天放进3万卷电子材料的仓库,连办公人员加起来只有大约50个人。相比于人工操作的传统库房,这个“智能”仓库空间节约了5倍,人力节省高达2/3。

除了仓储环节,联宝PC生产线上的智能化更引人关注,其中最显著的地方就是柔性制造,尤其是产品个性化定制。

有条不紊的流水线上,每天平均处理着大约2000笔订单,超过5万台产品。其中,60%左右是单台的个人配置订单。同时,产品可以支持多种个性化定制(包括外观、配置、镭雕、丝印、包装),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水平较以前有了明显提升。

在参观的时候,懂懂一方面被生产线的柔性制造能力震撼,另一方面,也对AI在生产和质检中的运用称奇。例如,通过视觉AI技术完成的拍照、信息处理以及数据反馈,实现了对主板高速贴片机的精准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图像识别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对产品进行智能检验,对产品质量起到了保障。

联宝方面对于AI的应用有一个很有趣的总结,就是三个懂:看懂、听懂、读懂。

实际上,三个懂分别对应着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义识别。通过让系统完成对外部世界的探测,并自动进行各类数据采集、传输,并将数据应用于企业统一管理控制平台,从而提供最优化的协同制造和设计、个性化定制和生产方案。

通过杨元庆上周大会上的描述来看,参观后的这短短几个月以来,联宝的“智慧”能力仍在不断提升:“在今年6月,联宝单月产值已经突破65亿元。”他同时表示,联宝作为联想在安徽智能制造领域的示范基地,年进出口总额已经占到全省外贸的10%。

分析后可以发现,联宝目前在智能制造方面所获得的强大竞争力,主要得益于联想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帮助。而在未来,这种解决方案,将会应用到更大的范围,这正是杨元庆强调的对产业和行业“赋能”。

赋能的基础是洞悉行业痛点

在智能制造领域,联想是先行者,联想过去几十年在电子消费品领域的智能制造经验,可以赋能整个中国制造业,提高整体智能化水平。

不过,重要的前提是,只有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摸爬滚打过来,才能知道这里面的坑在哪里,捷径在哪里,并在赋能行业和产业的过程中,帮助别人少走弯路。

智能制造领域知名专家朱铎先曾指出,中国的“制造2025”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深入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朱铎先认为在这句话中,智能制造是方向,不是目标;两化融合是主线、是手段;提质增效是根本目的,实现这个目的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懂懂了解到,目前联想通过系统化的智能制造方案,正在与钢铁、大型机械等行业进行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帮助其实现提质增效,而且合作进展非常快。其中有一个例子:某大型钢企曾委托联想进行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尽管对方只提供了过去5年中每个月的销售数据,但是通过技术手段,联想最终帮助对方在销量预测、生产商订货量预测方面减少了巨大的误差。

看似波澜不惊,但是只有了解钢铁行业的人,才能够看懂这两方面预测的提升,将会对一个大型钢铁企业起到多大的帮助,创造多么巨大的价值。

面对未来3年国内超过3万亿元的智能制造业产值,联想的愿景必然是以打造联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为愿景,在完善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行业客户提供极致体验,打造业界最佳智能制造。最终,帮助用户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协同化、供应敏捷化、服务主动化、决策智能化。

联想很清楚,这样的愿景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从理念上、管理上、技术上、流程上,帮助行业用户完成智能化制造的转型。

在联想推出的四大行业智慧解决方案白皮书中,懂懂仔细研读过其中的智能制造白皮书。书中联想结合了自身转型近十年的各种经验、教训,以及后来帮助制造行业企业获得成功的案例,提供了丰富有效的信息。其中,懂懂凝练出来三条核心理念,也在这里先分享给大家。

第一:全面集成

企业在整合的智能化系统下实现横向、纵向端到端的集成。企业的内部组织、产品的最终用户以及业务合作伙伴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式的产业价值链——最终用户全程参与产品生命周期,与智能工厂结合完成研发设计、制造加工、辅料包装、物流配送等一系列价值管理,这是全面集成。

第二:数据感知

大数据是制造业智能化的基础,通过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为企业管理者与参与者呈现出看待制造业的全新视角。传统的制造业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与制造模式下,除了感知到海量数据,还要对信息进行大数据的处理与挖掘,了解消费需求。同时,这些非标准化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与数据也是巨大的,需要及时收集、处理、分析、反馈,进而优化生产。在这两方面,大数据的信息流最终通过互联网在智能设备之间进行传递,由智能设备进行分析、判断、决策、调整、控制,并持续开展智能生产,生产出高品质的个性化产品。由此,大数据推动新一代的智能制造企业。

第三:持续创新

“”在实施过程中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最后达到组织创新。

结束语

回看联宝不断演进中的智能制造体系,目前阶段尚未“功德圆满”。联宝资讯本部应用服务部高级经理王拜文在交流中向懂懂坦言:“如果依照工业4.0的进程来看的话,目前联宝的智能制造水平大概是处在3.0,就是设备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方面基本已经完成。”

在他看来,这也正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的魅力所在,因为每一天都可以发现提升和进化带来的变化。“未来我们的方向是持续在柔性制造、柔性生产和柔性研发方面努力,应该说未来三年的计划都是智能制造。同时,我们也做一些关于数字化工厂的部署,力图能够达到4.0,这个目标大概会在2020年以后实现。”

尽管是3.0阶段,但是通过一个个数字和例证,我们已经看到了联宝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领跑优势,并且在整个产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跨越中,有望始终保持。

熟悉中国制造业发展潜力的德勤全球主席柯睿尚曾经说过,“智能制造将为中国提供独特的机遇,推动中国升级传统制造业,并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而对联想而言,参与其中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还剩下两年多的时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