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苏重阳访宝刹 遥寄茱萸忆小苏

近苏09 大苏重阳访宝刹 遥寄茱萸忆小苏
园林也造了,旱情也结束了,年轻干部苏轼又无处施展旺盛的生命力与四溢的才华,一闲下来,就只剩下了思念。
这确实是二十几年来他与弟弟的第一次分别,而且一别就是这么久的时间,不经意间,已经到了嘉祐七年的重阳日,距离兄弟二人当初在郑州西门分别,已经过去了近10个月,寒冬酷暑又一秋,同样胸怀大志的弟弟苏辙依然被困在京城。
宋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气不是中秋元旦端午节,而是重阳与寒食这两个节气。重阳这一天,凤翔府的官员例行府会,但苏轼在这一天的心情却变得非常差。
想来,苏轼当时一定是想到了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于是,苏轼独自走出府衙,来到凤翔府城的东门外,到普门寺访古散心。
这普门寺在古凤翔府是与之前提到的开元寺齐名的另一大寺院。据考证,寺址在凤翔东关印刷厂与太白巷之间,如今这个印刷厂好像也不在了,变成了一家商店。
我在地图上查勘,此址距离东湖确实不远,差不多与苏轼当时散心的路线相似。
普门寺建于唐代,元代以前一直是关中名刹,到明代还曾进行规模浩大的修葺。清代受兵患而败落,据说在民国时期,“普门寺”的金字牌匾仍在,后殿有几尊石碑。
再往后,就不知去向了。
在苏轼的时代,普门寺内确有古迹,其中就包含他最为推崇的唐代画圣吴道子的作品。
苏子瞻有诗为证:“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就在这普门寺中徜徉间,苏轼又写下了一首关于弟弟的诗作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苏轼此时年仅25岁,却在感慨明年又老了一岁。
尤其是“忆弟泪如云不散”这一句,如果不理解当时苏辙的遭遇,可能会以为身为哥哥的苏轼有些小题大做,怎么就哭了起来呢?
其实,苏辙比哥哥小两岁,但在才学见识上完全不输苏轼,进京考试,十九岁登第五甲进士第,二十三岁中制科,在学业进程上一直与哥哥比肩,问题就出在他在考制科时写的文章上。
当时的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的官员,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认为苏辙的文章非常不符合帝国的用人标准,把苏辙的第一份任命书给压下来了,这一压就是一年。
而这位知制诰大人,正是……王安石。
以前读苏轼的各种传记,总是把王安石当成一个大反派,后来越深入的读苏轼,就越了解王安石。最后有一个大的领悟,这二人,其实是一种人,都是眼中只分黑白,绝无灰色地带的耿直性格。
关于王安石的事,以后再讲。
于是,苏辙在京城等待诰命的一年间,只能陪侍在老父苏洵身边。
好不容易,任命书终于批下来了,让苏辙到商州任推官,大概比苏轼的职位低半品到一品,但也是地方上的正式官员。
可是在京消磨了一年的苏辙有些垂头丧气、意志消沉,即以侍父为名推了这个官缺。
这件事对于苏轼的影响甚至比对于当事人苏辙还要大。
商州与凤翔正好在长安城的一东一西,距离虽然也不很近,但大约600里的路程,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相聚的。
现在这个希望又一次落空了,苏轼非常伤心,才有了重阳日的感怀之作。
虽然伤感,但苏轼也不忘安慰弟弟,写了一首诗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
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従宦无功谩去乡。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近従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这首诗主要是告诉弟弟,不来商州也好,这地方没什么好的,我听我在那里当官的朋友章惇说,当地方言特别难懂,而且得大脖子病的人特别多。你就好好在京城陪老爹学习易经吧,我们如果思念对方,就在梦里相见好了。
本诗的另一个细节要注意了,苏轼后半生最大的苦主,竟在无意间登场了,此人就是苏轼前半生最好的朋友(之一)、后半生最大的杀星——章惇。
这也是后话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