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倍完成任务,真的很难吗?
很长时间没打开账户了,今天看了一眼,没想到今天就完成了这个任务。
最早听说十年十倍这个说法,是2004年看彼得林奇的书,当时感觉真牛.n,真霸气。
当时我还在做投机,感觉投机盈利不难,但是持续稳定盈利太难了,连续赚钱一段时间后,总会赔个大的,所以总体收益率并不是特别高。
看着索罗斯,巴飞特,彼得林奇他们的案例,十几年几十年的稳定盈利,这是怎么做到的?
经过不断的反思,才明白自己可能是走错路了。
我是慢热型的,转型也很慢,费了很长时间,也摆脱不掉投机的习气。
差不多用了5,6年的时间,才真正转变过来。
2010年卖掉承德露露,彻底的休息了一年,主要也是本职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看股票。
~~~~
到了2021年下半年,手头工作不忙了,又开始重新研究股票。
此时已经很有信心了,十年十倍不是多难的事,只要不是有太大的意外,应该就是能做到的。
我当时的一个小跟班,也就是工作助手,他经常炒股。以前他也不知道我投资股票,也没聊过。
看到我买股票,他比较惊讶,问我这这支股票目标是多少?
我说十年十倍吧!
结果可想而知,认为我吹牛吹大了。
~~~~
十年十倍,真那么难吗?
我告诉你,绝没想象那么难,真正难的不在投资本身上,而在于你对自己的了解。
对于一个有十年投机经验的人来说,相对于普通人会更简单,因为在投机趋势时,大幅波都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控制不了自己,投机也赚不了钱。
所以对于一个投机老油条来说,有优势也有劣势,投机时锻炼出来的心态,嫩韭菜很难理解。
~~~~
回到十年十倍的话题。
这十年我碰过的股票,华夏银行,兴业银行,银行b,洋河股份,陕鼓动力。
主仓只有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其他要不就是极小仓位,要不就是短暂持有,贡献并不大。
所以这十年我只用了两个逻辑,完成了十年十倍。
先是华夏银行,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当时浦发兴业,招行民生,还有四大行,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银行体制。
华夏银行虽然也同为股份行,但是运行机制还是上世纪老国企的那一套。
可以说,华夏银行是当时被人唾弃的一家银行,论坛中大家提都不愿意提,更别提交流了。
怎么说呢?就是比现在的民生银行地位还不如,已经完全无人问津了。
我当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投资者不就是搞挖掘的吗?
华夏银行当时已经迎来了转机,来了新行长,换了管理层。
华夏银行当时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照抄其他股份行的现代化运营机制。
华夏银行不需要达到一流银行,能抄作业成一个二流银行,我的投资目的就达到了。
我买入华夏银行第一年开始上涨,第二年就大幅下跌,差不多比我成本低了10%几。
幸好我当时对银行业还不是特别了解,采用了分批加仓,逐渐加重仓的方法。了解的越充分,加的仓越重。
事实上也和我预期的一样,华夏银行连续三年都是银行业前三名的增长。
当然,持有华夏银行的收益,比当时持有民生银行的收益差远了,不过也基本达到了目标。
~~~~
到了2014年年初,形式就已经不太对了,温州的企业成片倒下,由南向北不断扩散。
当时华夏银行已经热起来,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注了。
但我知道这应该是躲开这个坑的时候了,稚嫩的华夏银行很难顶住这么大的冲击的。
2013年下半年的时候,兴业银行就已经进入我的关注圈,经过半年多的观察,我发现这是一家巨牛.b的企业。
福建人的敢干猛干是出了名儿的,这点大家都知道。所以执行力不用怀疑。
更让人惊讶的是,兴业银行对风险的敏感力也超强。
能把这两种特性融合在一起的,不要说银行业,就是整个上市公司也没多少家。
后面又观察到,兴业银行及其注重效率,又特别会省钱。
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不就是优秀企业的胚子吗?
再后来,看到李仁杰行长超强的洞察力,长远的规划能力,坚定不移的贯彻能力。
我被彻底征服了。
轻资产,大投行,大资管,大财福,这不就是银行未来的路径吗?
这就是世界顶尖企业的模型啊,说实话,我以前还没在A股上见过这么完美的企业。
后面的事,雪球的朋友们都知道了,就是买买买,暴跌了,有钱了就买。
一直到了现在。
~~~~
当然,说起来很容易,十年的投资周期,不碰到一点麻烦事,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就是2017年嘛,不做过多解释了。
我当时只坚信一点,咱们中国的经济在上升期,不会任由一些人故意搞破坏。市场机制也会越来越完善的。
再者说,当时兴业银行只是受到了冲击和波折,并不是致命的。
打不死的小强才是真正的优秀企业。
我当时在雪球写过一个帖子,讲的是老电影神鞭的故事。
辫子没了,难道咱不可以玩gun吗?
优秀的人都是百折不挠的,换了规则,照样可以做到优秀。
优秀的企业同样也是一样,跌了一跤,起来再干就是了,怕什么?
~~~~
一个企业是否优秀?是由他内在特性决定的,而不是外部规则的偏袒。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相信这句话。
十年十倍,简单,却并不容易。
关键是你要能过了那到坎,是自己内心强大决定的。
从明年开始算下个周期,目标还是十年十倍
无论挫折顺利,都是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