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说说易和昜

大家认识第二个字吗?如果不认识,那就慢慢往下看。

先说第一个字——易。就是容易,周易,易经的“易”。说到周易和易经一下子就显得高大上了。毕竟,《易经》是中国文化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被历代奉为“群经之首”,易学又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显然,理解了易,就比较容易了解中国文化了。说到易,研究易学的人马上会说出与易相关的几种解释。那咱们先说说关于“易”比较流行的两个说法吧。

易和蜥蜴,日月有关:

较早探索《周易》之“易”与蜥蜴的联系的,当推北宋陆佃,陆佃说:《说文》曰:“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愽物志》云:“以朱饲之,其体尽赤,捣之万杵,以点女人,终身不灭如赤志。偶则落。故曰守宫也。”《周易》之义,疑出于此,取其阴阳构合而易。一曰:蜥易,日十二时变色,故曰易也。(《埤雅》卷十一《易》)

陆佃讲到有关“守宫”(蜥蜴)的一个典故:汉代人以朱砂长期喂蜥蜴,使蜥蜴通体变红,然后将其捣成细浆,以之点宫女手臂,终身不灭如赤痣,但若宫女与男人交配,则此“赤痣”便会褪落。由此,蜥蜴又被称为“守宫”。李商隠《河阳诗》“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臂斑斑红”(参见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十一《宫人涂臂》)即说此事。陆佃引用这个典故,“取其阴阳构合而易”,推想“《周易》之义,疑出于此”。他又考虑到另一种解释,就是蜥蜴于十二时之间,每时一变色,由蜥蜴有此善于“变易”的特点,《周易》或由此得名。这里陆佃用了一个“疑”字,对己说抱持一种审慎的态度。陆佃此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周易》之名出现甚早,他无法确证周人是根据蜥蜴的特点而取义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也是缺乏依据的。

还有其他说法,说易跟某种鸟有关。不一而足。可见,大家对易有不同的理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不过,对于易学的认识倒是比较相同。

对,就是易有三义,简易为一,变易为二,不易为三。具体含义如下:

简易:  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高度提炼,说的简化,所以叫作简易。《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变易: 《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变易就是简单明了,大道至简,万物变化不增即减,而易数由一变化,阴阳二爻变动而成。对于《易经》英文的翻译就是:the Book of Changes,就是关于变化的书,但是英文翻译只说了其中一个方面。
不易: 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不易的,也指永恒的阴阳等等规律,或者因果更好理解一点。

这些都是引申和后起之义。如果要了解易的本意,还需要从文字角度入手。下面我们来看看易的甲骨文写法。

易,甲骨文写法之一。在《甲骨文字典》中,收录了不同写法,这个是最繁琐的一种,也是最形象的一种。从图中可以看出,就是两个容器进行液体的交换。从字形上看,就是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倾倒液体,或说是两个酒器倒酒,很形象,其他的写法都是省写。由倾倒液体引申出赐予的意思,在很多出土的青铜器中,这个“易”出处很多,大部分都指赏赐或者赐予的意思。

易的其他甲骨文写法。属于省写,简写的写法。那三撇就是液体或者酒的会意。旁边那个符号就是容器的简写。

甲骨文字典对易的解释。可以看到更多甲骨文写法。

易,演变。金文,小篆,隶书。加上今天的写法,脉络清晰,确认无疑。易学的概念和易字的出现不好说孰先孰后。但是结果我们是知道的,这个概念和字无缝对接。如果我们从易有三解和两个容器进行液体交换对比,就可以发现完全吻合。

简易:两手执器,倾倒液体,再简单不过,易如翻掌。符合。

变易:液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位置发生了变化,符合。

不易:两个容器之间进行交换,液体或者酒始终是不变的。符合。可见,从字形和字义都符合今天我们理解的易学概念。字形和字义确认无疑。好现在请看一个和易容易混淆的字——。这是繁体字的写法。简体字就是阳。

这是甲骨文的写法,以前说过,因为甲骨的刻字过程非常麻烦,所以,很多弧线做了方线处理,太阳在甲骨文中是方的。和今天的日的写法很近。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昜由两部分或者三部分组成。除了太阳之外,再就是那个丁字,这个丁字据有的文字学家推论是祭台的会意,第三部分就是那三撇,和易中的三撇写法很近,但是,昜里的三撇属于光线,或者光影,意义完全不同。

昜,演变。金文,小篆,隶书的写法。隶书的昜和隶书的易非常容易混淆。差别就在那一横线。那一横线就是祭台。这个字加左耳朵,就是陽,简化字,就是阳。左边加木,就是楊,杨树的杨,姓氏杨。左边加三点水,就是湯,养生汤的汤。茶汤的汤。

如此说来,昜这个字的发音也是很古老的,与昜相关的字都保留了它的发音。

易和昜的隶书写法很容易混淆,行书也容易混淆,在历史上很多书法家都搞错了。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们,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另,奉劝杨姓的朋友们,以后介绍自己的时候,不要再说木易杨了,而要说木昜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