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笔记:伏天里的雨及其他
梁东方
午睡在汗水中辗转,始终为满头的汗渍所纠缠着,让人似睡非睡。
汗水在脑门上冒个不停,这就是伏天。最要紧的已经不是气温,而只是脑门上的汗。脑门上的汗下去就可以睡个好觉,脑门上的汗下去就可以不再“挥汗如雨”,从而摆脱湿漉漉的粘稠感。是粘稠感让人无法忍受,已不是高温本身。就像过热的CPU会关机,脑门上一直挂着汗的伏天,人也就会逐渐进入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坐立不安与惶惶然之中,觉着一切好像都已经接近了尽头。
不过虽然从屋子里望出去,阳光总是太灼热,让人不敢出门,但真正出来,外面除了阳光,也总还是有或多或少的阴凉与风。甚至连阳光也不像从楼上望出去那么灼热。城市既是人们躲避盛夏的空调屋的所在,又至少在盛夏里会是自然中最坏的部分:拥挤、嘈杂、热岛效应;没有风,没有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适宜与舒爽。
溽热的傍晚,依然没有阳光,但是你即便是慢慢地走上一段路,也立刻就会浑身冒汗,而且是那种非常均匀地浑身冒汗,上上下下没有不冒汗的地方的冒汗。这就是伏天。出了多少汗大约自己很难估计,但是喝水,喝热水的时候,那种喝多少也还想喝的状态,会让你意识到究竟出了多少汗。
在这样的天气里,即使是走路锻炼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因为不易。
热有各种各样的热,干热湿热焦灼的热蒸腾的热,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热。但是宜人就只有一种宜人,就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舒适和清爽本身。就像不好有千千万万种不好,好就只有一种好。
雨中的伏天,伏天里的雨。一切都不动声色地保持着和没有下雨的时候几乎完全一致的气氛和景象,只是没有了灼灼的阳光,但是湿热未减。当然,哗哗的雨声还是多少抚慰了在酷暑里挣扎久了的人心,让人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节奏突然舒缓了下来;并且在舒缓下来的那一刻才意识到,在高温里和在严寒中一样,心都是紧缩着的。只有紧缩着的心,才能抵御外界越来越严重的气温威胁。
明明在下雨,可一点也不凉快。这是伏天的雨的特点。任何别的季节的雨,都不具有这样的特点。伏天的雨中,雨水和汗水一起在人脸上流淌,比起灼灼烈日下的苦热,这种舒缓下来的感觉,这种有救了的感觉,当然是一种享受。
此时此刻,街头一个奇特的景象在人们眼里却都熟视无睹:一个大娘直接坐在树下的雨里,手里还扇着芭蕉扇,好像那一根根雨丝不是雨而依旧是阳光。她完全保持着没有下雨的时候的姿势,继续坐在雨里。
只有伏天里的雨下得时间长了,几个小时或者整天整夜地下下去,才能让人想起山村中的夏雨天。那样的日子里,人们不出工,很新鲜地在屋子里打扑克。窗外,雨水把石头冲洗得干干净净,而气温也果然是凉爽的。
热雨后的河边,来了十几只白鹭。用细长的腿站在浅浅的一汪水中,想吃点什么。它们不知道,竭泽而渔的最后一点小鱼和放生的乌龟都已经被诸多仿佛在城市里突然出现的业余打捞者,反复打捞殆尽。它们通过屡试不爽的经验判断的可以果腹的鱼获,必将大部落空。
这时候,人们已经纷纷驻足河边,打电话激动地向别人传递着来了白鹭的消息。大家尽量靠近河边,拉近镜头,将那些站在水里找不到食物的白鹭拍照发朋友圈。不赶紧拍,白鹭纳过闷儿来就走了,就不会有这样的奇景了。
不给野生动物留一口食物的竭泽而渔的结果,就是野生动物的无法立足。
雨后的灌木上遍是水珠,蝉蜕湿了,蝉蜕旁边爬上灌木梢头的蜗牛也湿了。放眼望去,灌木上挂着很多蜗牛,不知道它们是怕潮湿,还是喜欢潮湿?
蜗牛的头和身子从看起来很累赘的壳里伸出来,在晶亮的叶子上留下了一道道粘稠的痕迹。在干旱的北方,这样伏天里的雨后短暂时光里,大致上是它们蜗生的最辉煌的顶点。它们站在蜗生的最高处,与在高处唱歌的蝉留下的蝉蜕并肩在一起,俯瞰着雨后更加灼热的大地。
的确,雨后的阳光十分剧烈,但阴凉里还可以坐定了享受微微的风。在微微的风里,蝉蜕和蜗牛都是你生机勃勃的陪伴。
这个时间里,人们终于从空调以散发出更多的热为代价才硬挤出来的凉中走出来,可以用春天秋天甚至冬天里的不焦灼不煎熬,来度过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