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学习

真实的学习

作者:李广生

(点击收听生命课堂)

我不敢说是“教育人生”首次提出“学习的真实发生”这一命题,但“教育人生”确实很早关注了这个问题。“教育人生”秉承“做真实的教育”,其题中之义即为让学习真实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教研活动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我很欣慰,在这条并不艰辛但一定很艰难的路上,我们不乏同行者。与此同时,我也提醒自己,不能再原地踏步了。当“真实的发生”成为时髦话题和热议话题之后,必然会滋生浮躁,从而把真实的问题冲淡,甚至淹没。“教育人生”必须要做一些冷思考。

“真实的发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生了的是否是“真实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真思考、真实践、真探究、真合作,学习真实的发生了,但最后孩子能获得什么呢,这真实的发生了的是真实的学习吗?

事实上一线教师为创新教学方式,作出了很多努力,进行了很多尝试,但也存在着很多困惑。“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何在?”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很多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热热闹闹的课堂由最开始的被大力推崇,到现在被不断质疑;小组合作几个合适,是否适合每节课的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就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吗?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保护学生学的权利的同时,如何尊重教师教的权利?技术的大量介入,是对学习的促进还是对学习的伤害?教学需要模式吗,需要什么样的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既绕不开,也躲不开。认真分析,会发现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古老的命题:学习是什么?

对学习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认为学习就是传承,把前人总结发现的知识继承并延续下去。这一定义的背后隐喻着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容器”,它所推崇的学习方式则是理解和记忆。理解了并记住了,学习便是“真实的发生”。

上个世纪中后期,建构主义兴起。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这一背景下,学习被定义为建构。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和情境中,学习才会真实的发生。

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和创造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最有力的引擎,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挑战、新冲突纷纷涌现,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既生机勃勃又危机四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便捷。手指轻轻一点,精彩的大千世界、奇妙的微观世界,瞬间展现于眼前。对已有知识的获取,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让人热情澎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胜任未来社会的挑战,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学习被赋予新的内涵——创造,即: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项目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跨学科学习、实践性学习等,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创新和创造相关的首创精神、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均被各个国家确定为核心素养。

学习即传承——学习即建构——学习即创造,人们对学习的定义沿着这样一条脉络发展过来。“真实的发生”的学习是哪一种学习呢,是真实的传承、还是真实的建构、还是真实的创造? 从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知识——既定的、固化的、定型的知识,正在逐渐离开学习的中心,人一步一步走向学习的核心地带,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建构者再到知识的创造者,人正在由知识的奴仆变成知识的主人,由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知识的生产者,每个人都是知识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知识的生产者。真实的学习是创造,学习的“真实发生”就是创造的真实发生。

“生命课堂”致力于实现知识的生命价值,其旨要亦在于此。不以知识的记忆为目的,以知识的应用为价值取向,让知识融入孩子的生活中、生命里;不以知识的系统性为组织知识的原则,以真实情境下具体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建构知识体系,让知识的学习与胜任社会生活直接对接;学习有生命的知识,让知识点亮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热情和能力。这就是知识的生命价值。

一位致力写作教学的老教师对我说: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生活,写作就是思维,写作就是与天地对话、与心灵对话,写作就是对世界的探索和热爱,写作就是对自我的悦纳和超越,写作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用文字书写自己的尊严,写作就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她把孩子的习作装订成一本本小册子,这不就是生命的轨迹吗?她用这种方式实现着知识的生命价值。

“深度学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很多人对“深度学习”的热爱,还是源于把它视为深度理解掌握知识的手段。“深度学习”也许能够实现这一功能,但如果仅仅这样理解,或沿着这一思路推进,把“深度”指向知识而不是学习,则有可能导致“深度的知识”伤害“真实的学习”。据我观察,在小学阶段,有些学科打着“深度学习”的旗号,把知识研究的越来越深,教学越来越复杂,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表面看,学生的思考很深入,见解很新颖,而实际上却造成了对他们思维的束缚和压制。学习确实发生了,但发生的并不是真实的学习。

真实的学习是创造,是唤醒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知识的生产者,真实的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生命价值,让真实的学习真实地发生。

赵科老师为本文提供封面和插图照片,特此致谢。

生命课堂(点击查看原文)

一、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1.积极而专注

2.自信且自律

3.融入并创造

二、寻找课堂的生命意义

1.掀起你的盖头来

2.生命共同体

3.七仙女

4.摆渡人

5.就认得钱!

6.想象力第一

三、实现知识的生命价值

1.知识的生命价值

2.那些知识哪去了?

3.从“课题”开始的改革

4.冰山的一角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