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中弹重伤,八路军前赴后继,伪军逃窜,日军大骂也没用
作者:老街巷口
1938年2月底,王尚荣率715团在平社南、北集结。当地被白雪所覆盖,寒气逼人。环绕在开阔平原两侧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是个绝佳的设伏之地。
当时,侵华日军仍龟缩在太原、忻口等地,忌于八路军的实力,不肯出城。日复一日的严寒,使得日军大同铁路的运输变得举步维艰。眼看就要断了炊,日军终于坐不住了。2月27日,忻口方向出动千余日伪军,自北向南分别向关城镇、石岭关、平社地区进攻;太原方向也出动了千余敌人,在装甲车的掩护下沿大同铁路自南向北攻击。
两路日军的意图非常明显:打通被中断多时的铁路交通,保证物资供给的同时,一举歼灭八路军主力。
面对强敌,120师师长贺龙早已设下圈套。按照部署,358旅负责对付太原之敌,359旅负责对付忻口之敌。当天上午10点,太原方向的日军抵达河庄,与716团3营遭遇。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随即打响。
面对拥有装甲车掩护的强敌,716团团长贺炳炎马上下令2营加入战斗,与敌军展开“车轮战”。双方交火半日,打成了僵局。此时,得到增援令的715团赶到了。
黄昏前,王尚荣决定,将团指挥所布置在距日军阵地不足百米的山包上。同时,全团各营秘密行动,向着攻击出发位置集结。
18时,一枚红色的信号弹划破长空。随后,两声枪响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在旅部的命令下,715、716团集中全部火力,开始向日军发难。
715团负责从右翼迂回,向田庄以西高地猛攻;716团则从正面、左翼与敌接战。面对前赴后继的八路军战士,惊魂未定的伪军们纷纷高呼:“八路的主力上来了!”随后像丢了魂一样遍地逃窜,任由日军怎么喊骂都无济于事。
此刻,王尚荣正以卧姿趴在指挥所的山包上,一刻不停地观察敌情。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两辆日军装甲车的身影。当明确这两辆车是向南运动后,王团长迅速发出指令:“2营!马上冲过去,拦住这两辆车!”
【抗战时期的王尚荣】
无数手榴弹在装甲车附近炸响,端着冲锋枪的第2营战士,勇猛地向东庄的日伪军发起冲锋。本想利用装甲车为掩体的敌人,被一通劈头盖脸的“手榴弹雨”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2营趁胜追击,3营也没闲着。战士们追至北白村一带,眼看日军阵脚大乱,又对其溃退的队伍发起突袭,成功歼敌大部。残存的日军只能借着装甲车的掩护,没命地向南逃窜。
王尚荣的目光,又转向了高村车站。眼看溃敌在据点的火力掩护下负隅顽抗,他随即向1营长傅传作下令,要他马上进攻。
突然,一枚不知从哪飞来的子弹击中了王尚荣。子弹从他的左锁骨下穿肺而过,王团长的胸前,顿时血流如注。
一旁负责指挥的朱辉照政委,突然发现冰冷的地面上流出了不少红色的液体。再一看,身边的王团长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一边高喊着卫生员、军医前来救治,一边托着王的身子,焦急地询问:“团长,你没事吧团长!”
王尚荣此时呼吸都困难了,可还是拼尽全力,交待:“不要管我,小心敌人反扑……”
说完,王尚荣便不省人事。卫生队长贺彪领着军医杨鼎成,好不容易赶来,连续开了四个急救包,才将血止住。
【朱辉照(1911-1964),江西莲花人,开国中将】
【忙于救治伤患的八路军野战医院】
眼看王团长伤势严重,朱政委让战士护送着去岚县的师野战医院治疗。可队伍里缺医少药,天气又寒冷,王尚荣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的王尚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喃喃自语。有时候是“让我冲上去,我要继续杀鬼子”,有时候是“我才23岁,还年轻不能死,鬼子还没被赶出中国,我怎么好向祖宗交代啊!”
奇迹的是,靠着坚定的意志,王尚荣最终挺了过来。康复后,他再次回到战斗岗位,继续指挥715团与日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