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秘密
音乐的秘密
李广生
昨天下午,欣赏了众敬老师组织的“小学音乐教师艺术素养提升项目”的汇报演出,老师们的出色表现真的让我有点如醉如痴。“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还你一个惊喜”——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同样合适。
关于这个项目,众敬老师几次谈到定位问题,最后确定为“艺术素养”的提升。我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对于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固然重要,但对于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来说,艺术素养更加重要。
知识、能力和素养这三个概念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某些时候可以通用,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三者的细微而关键的差异。知识是对已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能力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素养是个体与情景互动中的判断和表现。由此可见,知识是可以“学”的,能力是可以“练”的,而素养的形成则必须要通过“养”的方式。通过熏陶与浸润,素养进入到生命之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与生命不可分割,和生命融为一体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复杂情景的挑战,从而做出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判断与选择。简单的说,看懂五线谱是知识,会唱歌是能力,对音乐中蕴含的美的理解和自觉是素养。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素质教育”走向“素养教育”。果真如此的话,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又成为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音乐教育在今天的基础教育中依然未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礼乐文化并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里,是很让人汗颜的事情。多年前我曾向一位澳大利亚的教育同行请教他们是如何处理所谓的“副科”和“小科”的教学。他不太理解“副科”和“小科”是什么意思并让我举例说明。我说比如音乐。他很惊讶的看着我,说:“如果音乐是副科和小科的话,那我不知道什么学科是主科和大科。”我满脸通红退到一边。应该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人们对教育的理解的深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诉求的变化,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学科的地位正在发生改变,“主科”与“副科”、“大科”与“小科”的界线正在模糊。这是让人感到欢喜的一方面——与其说教育正在走向“素养”,不如说教育正在走向生命;但也有让人担忧的一方面,在音乐学科上表现为功利化和技术化倾向的加剧。
在学校特色建设这个大舞台上,音乐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不少学校斥巨资、请高人、下大力气“武装”这股力量,档次和水平堪比专业团队。然而越是如此,音乐的点缀作用和装饰效应越明显,简而言之——并不是真正的重视音乐教育,而是看重音乐带来的某种功利化的效应。某些学校虽然标榜以音乐为特色,但面向全体孩子的音乐教育其实做的并不好,是很少的一部分精英支撑着这个特色。学校在音乐教育上表现出的功利化倾向导致教师在音乐教学上出现技术化倾向——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投入高度的热情,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像训练专业选手一样要求和训练孩子,导致一部分自身素质不高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过早的与音乐分手。他们的生命因为缺少音乐的滋养和美的浸润而显得干涩单调。何时人们把对音乐的看重转化为对音乐教育的尊重,音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音乐的全部秘密在于“乐”,而不在于“音”。“音”是音乐的形式,“乐”是音乐的内涵。“音”唱的准、弹的美,仅是音乐教育的入门,若不能从中品味到“乐”——生命的愉悦,音乐教育则是残缺的、失败的教育。《礼记.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音乐与心灵的关系,正所谓“以礼正行,以乐正心”。乐者,乐(lè)也。天地万物,自然和谐,是乐的精神的核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若不能让孩子体验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不能享受到源于生命的愉悦,不能感受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那就背离了音乐的本真。事实上,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过度追求“音”的现象,而对更为本质的、核心的“乐”重视不够。小孩子被家长强迫着无奈地练习音乐,小学生被老师看管着无趣地学习音乐,这样的现象还比比皆是。曾几何时,我们为教育出来的孩子有知识没文化而羞愧,那就不要再为音乐教育留下遗憾了,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有能力没素养。
培养一批热爱音乐的、“懂音乐”而不仅仅是“会音乐”的音乐教师,是提高教师艺术素养的目的所在。把乐的精神转化为乐(lè)的体验,如果有一天,教师不再教音乐,学生不再学音乐,而是师生共同“玩音乐”,音乐教育才算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