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做真实的教育
真实是一种信仰
摘要:在培养“感觉”这件事上,家长和教师要有所为——引导儿童想象,还要有所不为——不要设置太多规则。只有“心情像风一样自由”,儿童才会收获“感觉”,才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球感从何而来?经常踢球,球感自然好;乐感从何而来?经常听、唱,乐感自然好;语感从何而来?经常读、写,语感自然好。“感觉”虽说看不见、摸不着,但不会凭空而降,必须伴随着大量的实践和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某种“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题海战术”是好办法。

这里所谓的实践是实践主体自主、自由、自在的活动。特别是在“感觉”形成的起始阶段,如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实践主体的主体性的确立,对“感觉”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些家长或教师常有这样的困惑:我让孩子参与了很多的活动、参加了很多的培训,那个神秘的“感觉”为何迟迟不来呢?此时,我们就要反思,在这些活动和训练中,孩子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自由的还是压抑的、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假如我们让孩子一直处于被动的、压抑的、痛苦的状态,“感觉”不仅不会欣然光顾,还会离孩子越来越远。

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是家长和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千万不要从一开始就设置很多的条条框框,让孩子畏首畏尾、不知所措。规范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点:它们是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或结果, 而不是形成能力的手段和方法。若是从一开始便强调规范性、准确性和专业性,便会给孩子参与活动制造很多的障碍,就会剥夺他们很多的乐趣。

我曾听过这样两节音乐课:一位老师表现的很随意,孩子唱的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她似乎都不关心,只是一遍一遍的带着孩子听、领着孩子唱,孩子们越听越投入、越唱越起劲,听着听着、唱着唱着,高高兴兴的,一节课就过去了。另一位老师表现的很严格,从节拍到音准到音色都提出明确的要求,甚至唱歌时的情绪和表情教师也作出规定。在练习过程中,她一丝不苟,一遍一遍的纠正、一遍一遍的示范,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孩子也很累。下课时的情景让我记忆尤深,前一个班的孩子哼着今天学习的歌曲走出教室,后一个班的孩子几乎是喊叫着冲出教室。

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按照家长或教师设置的规则、提出的要求、制定的计划、预期的目标,谨小慎微的、一丝不苟的操作,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在家长和教师的操控和掌握之中,他们所得到感受和体验就本质而言并不属于自己,所以就很难找到“感觉”。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自由自在的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当这些感受和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个神秘的“感觉”就会不请自来。

其次是要给孩子留下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感、数感、乐感甚至球感,在很多程度上都表现为想象力,想象力越是丰富、越是奇妙,“感觉”便越好。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用出人意料方式处理皮球,从而掌握场上的主动权;一个语感好的孩子,能够迅速的从那些看似平常的文字中,读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一个数感好的孩子,能够巧妙地找到众多数据中的联系和规律,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所有这些,都是想象力在发挥着作用。没有想象力,语感、数感、乐感、球感等所有的“感觉”,都无从谈起。

若要培养儿童的某种“感觉”,家长和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引导儿童的发散思维,广泛建立各种联系,让他们大胆的去想,无边界、无障碍、无所顾忌的异想天开。大旱的时候,有个孩子发现一头渴的要死的小鹿,他想拯救这头小鹿。“如果你就是这个孩子,可你找不到水,你会怎么办?”老师这样问。一个小男孩回答:“我撒尿给它喝。”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老师却没有笑,他摸摸小男孩的头,表示鼓励。这无声的鼓励产生了奇妙的作用,孩子们的思路顿时打开,各种新奇的想法纷纷出现。“感觉”就这样被找到了。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的“语感”一定会不断增强。

在培养“感觉”这件事上,家长和教师要有所为——引导儿童想象,还要有所不为——不要设置太多规则。只有“心情像风一样自由”,儿童才会收获“感觉”,才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封面及文中图片均为顺义教研孔建斌老师摄影作品,特此鸣谢。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