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场子

做真实的教育
真实是一种信仰
听首老歌:今天再推荐一首摇滚,郑钧的《灰姑娘》,很棒!

踢场子

李广生

几天前,一位教师跟我谈起她在公开课上被“踢场子”的经历。所谓“踢场子”就是学生不配合或是直接反对教师布置的任务、组织的活动。学生“踢场子”的情况极少发生,特别是公开课上,绝大多数孩子选择“捧场”,落得个皆大欢喜。可是,这个孩子公开宣称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意义,拒绝完成。作为教师,当时一定是尴尬的,甚至还有些愤怒。

这让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自己被“踢场子”的经历。那个孩子比这个孩子“老实”一些,没有直接对抗而采取消极怠工的方式向我“挑衅”。我让他回答问题,他想都没想,用一种轻松的语调却很大的声音说:“我不会!”说完之后,还直视我,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像是说:“我就这样,看你怎么办。”全班学生都盯着我。那时我很年轻,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光景,遇到这情形,顿时怒不可遏,心里想:“不杀杀你的嚣张气焰,还怎么当老师!”我转身走上讲台,在往回走的几秒钟里,心里已经设计好惩治他的方案。现在想想,这个方案太恶毒了。

我站在讲台上,故作轻松地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们研究一下“不会”。不会,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脑子问题,第二是态度问题,”然后,盯着他说:“你能告诉我,你是哪方面的问题吗?”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他无法选择。哪个孩子肯承认自己的脑子有问题呢,又哪个孩子肯承认自己是故意捣乱呢,无论承认哪一个,后果都很严重。他有点傻眼了,看着我不知如何回答。取得第一步胜利后我又乘胜追击,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结构图,由“不会”引出两个分支,一个是“脑子问题”,一个是“态度问题”;又由“脑子问题”引出两个分支,一个是“先天原因”,一个是“后天原因”;还由“态度问题”引出两个分支,一个是“主动恶意”,一个是“被动恶意”。我一边分析,一边讲解,一边画图,既不看那个孩子,也不搭理他,好像在说一件与他无关的事情,他根本没有反驳争辩的理由和余地。全班同学看着我“表演”,不时发出哄堂大笑,一边笑还一边看他。

最后,他哭了。看着那个仅比我小三四岁的小伙子近乎绝望般的流下眼泪,我和全班所有的同学心里都不是滋味。急忙擦掉那张“精致”的结构图,匆忙结束这场闹剧。虽然事后当着全班的面向他道歉,但依然觉得无法弥补对他的伤害。虽然再没有人敢出来“踢场子”,但丝毫没有胜利的感觉。唯一庆幸的是这件事发生在我为师的起始阶段,让我再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警醒自己。

我曾多次把这件事当成反面案例忠告做教师的朋友。大家表示理解的同时,也会问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学生不配合怎么办,难道任由他们吗?今天这个孩子觉得没意义可以不管,明天其他孩子觉得没意义还不管吗,也许这个孩子是真的觉得没意义,谁能保证不会有人打着没意义的幌子逃避学习呢?当教师把这些问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意识到任何教育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处理。简单的强制孩子和简单的放任孩子,结果都不容乐观。

还有人跟我探讨:孩子有没有不服从教师的权利,例如不配合教师组织的活动,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探讨固然很有意义,但因权力边界无法清晰界定,探讨的结果对一线教师而言,作用非常有限。大家都明白,孩子有不服从教师的权利;也都明白,这权利是有限权利。但权利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时候必须服从,什么时候可以不服从,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每当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我都习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教师只布置一个学习任务,那孩子只能选择服从或是不服从,又因为学习任务是唯一的,所以不服从的选择形同虚设,孩子只能服从。如果教师布置不止一个学习任务,那孩子便有多种选择,而此时的选择不是服从与否的对立选择,而是针对具体内容的价值选择。毫无疑问,后一种选择更具有教育的意蕴。更有助于形成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

设计一个学习任务还是多个学习任务,绝不仅仅是数量问题。当学习任务不再是唯一时,学习任务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当它是唯一时,它就是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当它不是唯一时,它就是可以选择参与的学习活动。强制性和选择性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被动完成和主动参与,是数量变化背后的性质变化。

把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活动,增加数量不是唯一的办法。有些时候,教师确实无法针对同一目标设计出更多地学习任务,那么开放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在这些方面增加选择性,也可以实现任务向活动的转化。只要有可能,就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独立自主的选择,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喜欢做而不是不得不做,从而让孩子承担学习的责任,养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习惯,增加选择性是必要的途径。没有选择,就没有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

还有一种情况,无论是学习任务的数量还是完成任务的方式都不能提供选择,都要进行限制,怎么办?这种情况在学术性较强的课程和较高年级会出现。教师富有逻辑性的说明,在这时要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对为什么要进行限制、为什么不可以选择,进行合乎逻辑、合乎道理的说明。“你必须这样做!”“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教师如果这样说的话,只能表示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为什么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不仅要想明白,还要能说清楚。我发现很多教师的教案把“设计意图”放在教学活动后面,先设计活动,然后再赋予这个活动以某种意图。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一旦有学生“踢场子”,教师就会手忙脚乱、左支右绌,因为那凑出来的设计意图难以说服学生,恐怕到最后,还要拿出“师道尊严”的大棒来。

今天上午,参加马坡小学的课题研讨活动。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校长和教师,敏锐的察觉到学习活动的奥妙——他们提出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而不是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学校会议室挂着几幅字,第一幅便是“自主”。由此可见,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他们表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的区别,但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天的数学课成功之处也在于此,这个我非常欣赏的教师,她为学生设计了有意思的学习活动,而非布置了强制性的学习任务。

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深化,敢“踢场子”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教师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丰富学习活动、增强选择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设计学习活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为了活动而活动,是教学的大忌。“不学不会,一会就死”,是有些教师面临的困境,盲目的信奉某种理论,盲目的照搬某种经验,让这些教师的课堂很热闹,但无活力。迟早会被“踢场子”。

开始提到的那位被“踢场子”的教师,通过说理的方式化解了危机,说明她的准备工作很到位。其实,她还可以把问题“踢”回去:你觉得怎么做才有意义呢?说到底,这不是把问题“踢”回去,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她的同事安慰她:别生气,正因为学生“踢场子”,更显出你教学设计的精心。

世界是美好的,不怕有人“踢场子”,就怕没人“捧场”。

刘杰简介
刘杰: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教育教学分会理事、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顺义区美协理事、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首届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研究会优秀工作者。现就职于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封面及文章插图均为刘杰绘画作品。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