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那些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思考那些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广生

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是“生命课堂”一直以来的主张,每当我谈及这个话题,必然有人会问我: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通常的做法是“顾左右而言他”,因为事实一再证明,云山雾罩的谈一些原则和方法,其实一定用处都没有。

教育界热衷于借鉴经验和学习方法的风气由来已久于今更甚,对于别人的具体做法、操作方案尤为重视,圈内人称之为“干货”。殊不知几乎所有的“干货”(干果除外),都不好吃,甚至不能吃,从山珍海味如熊掌鱼翅,到家常食材如黄花木耳,无不如此。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确实得到了“干货”,却因为太“干”而食之无味、嚼之不动,也只能束之高阁。为了避免这一情形在课堂教学中蔓延,推进“生命课堂”的过程中我尽量的少谈方法、不讲模式,把“怎么做”这样一个非常的具体的问题,完全的交给认同“生命课堂”理念的教师,由他们自主的、创造性的来完成。在我看来,什么是“生命课堂”比如何做“生命课堂”更加重要,换句话说,如果教师真的理解了“生命课堂”,那实践“生命课堂”就不是难题了。

如果说提高课堂思维含量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是所谓的“干货”的话,那么人们在借鉴和应用它时必须要经过“泡发”处理,让“干货”鲜活起来,恢复它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在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之前,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课堂的思维含量。

昨天,我听了两节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一年级的《分类》和二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上课过程中我一边观察一边琢磨:孩子们思考没有、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才能让他们产生更深刻和更丰富的思考。两节课都很精彩,但在培养思维能力这件事上,两节课存在同样的不足——对关键性问题关注不够。思考的点虽然很多,思考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思考缺乏深入和系统,导致实际的思维含量并不高。也许人们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没什么思想、也不会思考,但如果你听到课后访谈时孩子的精彩发言就会相信,即便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和异常活跃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什么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分类》虽然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但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世界是丰富的,也是混乱的,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人类自觉地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世界进行分类,并从中发现规律。所以,分类的核心问题是分类的标准或依据,标准或依据一旦确定,如何分就迎刃而解,把分的结果用统计图表表示出来,更不在话下。因此我认为这节课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分类的标准或依据,“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还可以怎么分?”等问题能够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对这个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孩子们每发现一种分类方法,就意味着他们多了一种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角度。我希望看到孩子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展现出思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会到世界的丰富性。这样课的才更有思维含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假如只是为了解决两个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问题,无论如何设计、如何增加难度,也无法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针对这一内容,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简而言之:什么是周长?古人用分割法求解圆的周长,这一思路的灵感便来源于对周长本质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理解了周长,孩子们用哪种方式计算,是a+b+a+b,还是2a+2b,还是2*(a+b),其实都无关紧要了。引导孩子对这一问题深入思考,不仅使他们学会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而且当他们面对不规则图形时,或面对真实的生活情景时,也不会茫然无措,至少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课堂的思维含量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因为儿童年龄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差异等客观原因,很难给出提高课堂思维含量的具体方法,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正好相反的是我认为解决之道非常简单,那就是: 引导孩子思考那些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欢迎关注·感谢分享·期待留言
关注生命 致力原创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