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谈纪录片《中国梆子》
梆子声腔是最具原生生命力的戏曲艺术,衍生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这一笔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振兴戏曲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不断焕发出与时代接轨的文化精神。对于电视人来讲,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梆子》,梳理梆子声腔艺术的前世今生,记录下传承中充满传奇的人物与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是一道充满诱惑,艰辛而光荣的课题。
《中国梆子》的拍摄制作历时20个月,摄制组沿着梆子声腔的兴起与传播路线,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穿越11个省市区,20个大中城市,数十个县乡村,采访了100多位梆子艺术传承人、优秀演员、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文化名家,记录下众多鲜活的人物悲喜,梳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再现和还原了许多历史场景。带着对历史的求索和探寻,对戏曲现实的思考和关注,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敬意,纪录片力图通过6集300分钟的影像呈现,向热爱梆子声腔艺术的人们和更广大的受众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以戏曲为基,以文化为魂。戏曲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质,同时又有文化传播的共同特征。《中国梆子》着眼点放在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以梆子声腔兴起及发展的时间为轴线进行推进,每集围绕戏曲发展进程中一个共同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人物、事件进行记录解读。全片以此分成6集,分别是:《声起北方》——缘起与特点、《四海一家》——传播与交流、《推陈出新》——改革与创新、《家国天下》——使命与担当、《舞台新生》——时代与辉煌、《薪火相传》——传承与发展。
立足专业性,展现文化味儿,是创作初衷。全片以全景式展现梆子声腔艺术为基本原则,不拘泥于单一性地表现剧种的专业特点,不拘泥于介绍专业戏曲知识本身,而是通过表现梆子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乡音乡情乡愁),突出梆子艺术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关注戏曲背后的“戏人戏事”,充分展现梆子声腔艺术的人民性、多样性、关联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探寻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意义及普适价值。
以传承为本,以传播为重。在信息泛滥、传播多元、审美多样的今天,无论是戏曲工作者本身,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该注重研究传播渠道与载体、方式与手段,注重传播效果。
《中国梆子》创作之初,目标受众不仅仅局限于戏曲爱好者、戏曲专业人士,而是面向所有年龄段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群,期望通过他们唤起对梆子声腔艺术、对中国文化的热情。纪录片主创团队非常年轻,三名主力导演全部是刚出校门的90后。而正是这支对梆子可以说一无所知的队伍,使他们在创作中少了程式化的羁绊,而多了一些敢于创新的锐气。也正是他们对梆子从零开始的认知,才有了更为接近常态受众的创作视角:什么是梆子?你想了解梆子什么?梆子与社会发展、与你我有怎样的关联?
这种创作姿态正是实现节目有效传播的原点。所以纪录片中既有剧种特色的展示,更有人物命运的更迭;既有专业演员的叙述,也有社会各界的关注;既有戏曲专家的访谈,还有文化大家、跨界名人的认识,从而达到戏曲普及、文化教化的目的。同样,通过近两年的辛勤创作,这些年轻的记录者也变成了梆子艺术的喜爱者和传播者,这本身也是一种传承。
以时代为号,以开放为要。无论对于戏曲传承而言,还是对于电视传播来讲,一味讲古,抱残守缺,一定会被世人、被时代所淘汰。就像梆子发展过程中始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一样,在当今,任何艺术创作都必须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下,站位高远,讲究形式表现,注重话语表达。
《中国梆子》的创作借鉴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运用了文学化的语言、散文式的结构与叙述,此次还有电影手法(情景再现)的拍摄,当下流行的剪辑与包装,等等。其目的是什么?正是因为戏曲本身是美的,必须突出画面美感以赏心悦目;梆子戏曲是民间的,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情感寄托,要展现人文情怀以互动共鸣。这是创作者的追求,而实现这种追求需要相关艺术门类的相互借鉴、相互通融。
在一定程度上讲,梆子也好,电视也好,都是一种形式化的艺术,而形式呈现与时代是同步而生的。正是基于此,创作者们力图通过一场内涵丰富的视听盛宴,留下一部有价值的戏曲文献纪录片,为振兴戏曲艺术奉献绵薄之力。(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