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鹰屯《长尾林鸮》
日前(2020年11月1日至3日)深秋季节,我与几位影友相约一起去了一趟吉林松花江畔一个古老的村落“鹰屯”拍摄猛禽,“鹰屯”是中国著名的鹰乡,是中国古老鹰文化遗产传承所在地。在鹰屯短短三天中,拍摄到的猛禽近十种,有猎隼、长耳鸮、苍鹰、草原雕、长尾林鸮、雕鸮、金雕、普通鵟、鹰雕等。这里编辑介绍的是“长尾林鸮” ,长尾林鸮是猫头鹰的一种,生性低调,极少抛头露面。长尾林鸮与其它品种的猫头鹰相比,简直就是帅哥靓妹,长得眉清目秀、超凡脱俗,就是眼睛小了点。可田鼠无论在草丛中还是在碎石中都逃不掉长尾林鸮的小眼睛。这里把“长尾林鸮”猎食活动的一些精彩画面编辑美篇,分享给亲朋好友们欣赏。
(“长尾林鸮”情况介绍均来自网络)
“长尾林鸮”是一款高颜值的“猫头鹰”,大名长尾林鸮,生性低调,极少抛头露面。它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俗称,有超过130个种类,它们体型大小不一,体态各异。其中,林鸮属就有11种,长尾林鸮是颜值最高的一种。相比于乌林鸮的五大三粗、灰林鸮的灰头土脸,长尾林鸮简直就是帅哥靓妹,长得眉清目秀、超凡脱俗,就是眼睛小了点。
长尾林鸮(学名:Strix uralensis)是一种中等大小及夜间活动的猫头鹰,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长尾林鸮栖息于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特别是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多见,偶尔也出现于林缘次生林和疏林地带。
长尾林鸮主要以田鼠、棕背鼠、黑线姬鼠等为食,也吃昆虫、蛙、鸟、兔,以及松鸡科的一些大型鸟类。
长尾林鸮的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树枝头,当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的偷袭方式。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每窝产卵2-6枚,雏鸟晚成性。
长尾林鸮的形态特征:长尾林鸮是中大型夜行性猛禽。体长45-54厘米,体重452-842克。头部较圆,没有耳簇羽,面盘显著,为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皱领也很显著。
长尾林鸮的体羽大多为浅灰色或灰褐色,有暗褐色条纹,下体的条纹特别延长,而且只有纵纹,没有横斑。尾羽较长,稍呈圆形,具显著的横斑和白色端斑。虹膜暗褐色,嘴黄色,爪角褐色。
长尾林鸮的大小量度:体重♂452-551克,♀502-842克;体长♂488-532毫米,♀450-538毫米;嘴峰♂33-36毫米,♀34-42毫米;翅♂313-347毫米,♀310-348毫米;尾♂249-273毫米,♀225-279毫米;跗蹠♂55-68毫米,♀46-73毫米。(注:♂雄性;♀雌性)
长尾林鸮的栖息环境:长尾林鸮栖息于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特别是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多见,偶尔也出现于林缘次生林和疏林地带。
长尾林鸮的生活习性:长尾林鸮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白天大多栖息在密林深处,直立地站在靠近树干的水平粗枝上,由于体色与树的颜色很相似,因此虽然不算十分隐蔽,也很难被发现。有时白天也活动和捕食。
长尾林鸮在寒冷的冬天常在树洞中躲避风雪,有时甚至敲击树干也不飞出。多活动于树林的中下层,只有在进行远距离飞行时才越过树冠之上。
长尾林鸮当追捕松鼠时则随松鼠的上下而起落,常边飞边发出“呼呼”的恫吓声。飞行时两翅煽动幅度较大,飞行轻快而无声响。多呈波浪式飞行。一般飞行距离不远,每次多在50-60米左右。
长尾林鸮除繁殖期常发出“蹦蹦——蹦蹦——”的短促而粗犷的叫声外,其他时候一般很少鸣叫。它的叫声略似中杜鹃的声音,但较中杜鹃的声音长而响亮。
长尾林鸮求偶叫声为深沉悠远的whoohoo,四秒钟后转为whoohoo owhoohoo。也发出一连串约八个音的poo声,升调收尾。雌鸟叫声类似但较沙哑,也作似kuveh声如鹭。告警叫声khau khau似犬吠。
长尾林鸮主要以田鼠、棕背鼠、黑线姬鼠等为食,也吃昆虫、蛙、鸟、兔,以及松鸡科的一些大型鸟类。
长尾林鸮的分布范围: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蒙古、黑山、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乌克兰。
长尾林鸮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北京、辽宁、吉林、河南、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稀有留鸟。北方亚种分布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东北亚种在吉林、辽宁的长白山区,在河北也有分布。
长尾林鸮的繁殖方式: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树洞中,也在树根下的地面上或林中河岸的石崖上营巢。每窝产卵2-6枚。卵为白色。孵卵由雌鸟承担,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为27-28天。雏鸟为晚成性,大约经过30-35天才能飞翔。
长尾林鸮保护现状及濒危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长尾林鸮的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种群减少的因素是栖息地破坏,森林被砍伐,人口增多,是适宜的栖息地逐渐减少,营巢地被破坏。
长尾林鸮在地面碎石中抓住田鼠后,飞到树桩上,将田鼠直接吞到肚里。
风雪中的长尾林鸮短视频
这次抓到田鼠后又飞到远处的大树干上吞食猎物。
天气阴云密布,小风嗖嗖的,天空还下起了一阵小雪,为拍摄长尾林鸮的画面增添了美感气氛!
风雪中的长尾林鸮短视频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