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题】(1017)玛多冻融陡坎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多县地处青藏高原,冻土广布,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末次冰盛期曾发生过大规模沙漠化,留下了大面积古风成沉积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玛多县出现明显的冻土退化。研究表明,冻土退化导致坡地变形、滑动,形成了类似梯田的台坎。在玛多县,陡坎与风成沉积物的分布范围高度重合。陡坎形成之后,下垫面结构改变,鼠类猖獗,风沙活动增强。
1994~2009年,玛多县沙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环境专家表示,玛多县的风沙治理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图1示意玛多县冻融陡坎与流动沙丘分布,图2示意玛多县典型冻融陡坎的结构。
(1)分析冻土层对风沙活动的抑制作用。
(2)说明陡坎形成之后风沙活动增强的原因。
(3)简述玛多县风沙治理需得到高度重视的理由。
↓
↓
↓
↓
↓
↓
↓
↓
↓
↓
↓
↓
↓
↓
↓
↓
【答案】(1)多年冻土阻碍浅层水下渗,提高地表土层湿度,增强抗风沙侵蚀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墒情,利于地表植被生长,增大下垫面阻力;隔绝了古风成沙沉积物,本地地表沙源被埋藏;多年冻土使得地表松散物质较少,本地地表沙源少。
(2)古风成沙沉积物在陡坎侧面裸露,可蚀物质增加;古风成沙遭风蚀作用,形成侧向凹槽,易导致上部土体坍塌,使地表形态破碎,风蚀作用加强;陡坎的形成为鼠类挖掘洞穴提供了方便,鼠类的挖掘加速陡坎坍塌,沙源增加。
(3)地处黄河源区,具有涵养水源等极高的生态价值;高寒地区生态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破坏后不易恢复;古风成沙埋藏规模大,易出现古沙出露、固定沙丘活化等现象。
【分析】本题以玛多县风沙活动的相关材料为载体,涉及区域沙漠化发生的原因、区域沙漠化发生的沙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学科核心素养。
(1)风沙活动的发生一是需要动力条件—大风,二是需要物质条件—沙源。冻土层的存在本身就使得地表松散物质较少,地表沙源较少。同时,冻土层分布区土壤冻结,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地表土层湿度较大,抗风沙侵蚀能力较强。冻土层分布区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多,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植被的生长有利于增加地表摩擦力,减轻风力侵蚀作用。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古风成沙位于冻土层下部,冻土层的存在隔绝了古风成沙沉积物,使得本地沙源被埋藏,所以冻土层对风沙活动的抑制作用较强。
(2)本题需要抓住图示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首先,陡坎形成后,陡坎下部古风成沙侧面出露,增加了风蚀的机会,可蚀的物质增加。侧面出露的古风成沙遭受风蚀作用,形成向内的凹槽,古风成沙上部为永冻层和季节性冻土层,其下部古风成沙侧向凹槽形成后,导致上部土体坍塌,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风蚀作用的发生。古风成沙所在区物质疏松,有利于鼠类凿掘洞穴,鼠类凿掘洞穴又进一步加剧了陡坎的不稳定性,引发其上部永冻层和季节性冻土层的坍塌,导致沙源增加。
(3)首先,玛多县地处青藏高原黄河源区,是黄河的水源地所在地,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突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区域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其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会减弱,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区域在末次冰盛期发生大规模的沙漠化,留下大面积的古风成沉积物,古风成沉积物的量很大,如果风沙问题得不到缓解,造成大量的古沙出露,会为该区域沙漠化提供大量的沙源,固定沙丘易向流动沙丘转变,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需要高度重视。
补遗:一日一题(1016)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