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大班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开展大班数学教学活动?幼儿间的合作能充分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发挥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的引导策略

一、给予适时的点拨

这是由教师发起、具有点拨和引导作用的策略。当某些幼儿因受已有经验所限而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运用图片和多媒体等对幼儿进行点拨。使幼儿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教师适时的点拨对幼儿经验的建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小小建筑师”(见附)这一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掌握空间概念中的“遮挡关系”而设计的。在活动中,当幼儿不能清楚地表达方位时,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运用方位词、序数词清楚地表述哪几幢房子和图纸不一样,以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二、提供操作机会

这是指教师创设操作场景,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加深理解抽象概念的策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越贴近幼儿熟悉的生活背景,幼儿接纳知识的自觉程度就越高。教师提供与幼儿生活实际有关的操作材料,能让幼儿感到抽象的数学其实是可操作且有趣的。

例如,在“小小建筑师”这一活动中,教师既为幼儿提供了3个建筑基地的场景以及一定数量的正方体积木,又提供了多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图纸让幼儿自由选择,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幼儿通过积极的富有创意的自主操作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将空间概念渗透在实际操作中的做法。有益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引发讨论

这是指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和幼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特点,预先设置基于幼儿经验水平的、有探索价值的、幼儿可以通过思考或操作获得有益经验的问题,或临场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参与讨论、探索发现,尝试用不同的经验和方式解决问题。教师也可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发幼儿间相互质疑,引起幼儿间的思维碰撞、经验分享和交流学习。

例如,在“数楼房”(见附)这一活动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多次重复运用设疑和释疑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错误,使幼儿从原先只知道有错到进一步知道错在哪里。教师与幼儿的这种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了幼儿的经验形成。

数学活动操作策略

一、材料提供应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

幼儿数、形、序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为幼儿提供材料时,应考虑材料要适合每一阶段幼儿的表征特点,即材料的呈现应遵循“实物――图片――符号”的序列。如:学习“组成分解”时,我首先为幼儿提供了实物――纽扣,让幼儿抛纽扣,观察全部纽扣中几个正面向上,几个反面向上;然后,让幼儿在我提供的纽扣分合图片中找出这种分合情况的图片;最后,我为幼儿提供数字卡、分合符号卡,让幼儿用数字卡、分合符号卡摆出这种分合结果。另外,数学知识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提供材料还应考虑到材料应具有能刺激起幼儿对先前学习回忆的潜在功能,这样有利于调动幼儿以往的操作经验,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迁移。

二、材料提供应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要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出发。活动前要仔细分析活动的目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材料。同时,教师还要考虑操作材料本身是否蕴涵着所需的数学知识,是否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因此,提供的材料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把教师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之实现多项目标,发挥最大的功效。如:大班“认识几何体”活动,我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大小、形状都不一样的几何体、橡皮泥、工具材料等操作材料,这样就把几何体转化成具体事物,成为幼儿操作的具体材料。通过看看、摸摸、用几何体搭建物体、用橡皮泥捏几何体,以及用几何体展开图折粘几何体等操作过程,使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获得图形感觉和体验,形成几何体的概念。

三、材料提供应满足不同水平幼儿操作需要

幼儿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对新的活动能很快理解,并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有的幼儿则感到困难,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学习需要,保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如果提供的材料过难,幼儿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无法进行探索;如果材料过于简单,幼儿又会失去探索的动力。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精心设计合作的问题情境,激发合作欲望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幼儿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而数学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要以问题为载体,我们只有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才能使幼儿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为幼儿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供合作交流的话题,活跃课堂的气氛,才能启发幼儿合作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分类与统计”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森里动物超市要开张了,可是超市的物品还没有分类放好,猴子经理很着急

小朋友愿意帮助它吗?猴子经理要求小朋友要按照它指定的六个区来摆放物品。每个区都有一个业务经理,要5-6个小朋友到仓库把属于你这个区的物品取出来,并分类摆放整齐,再用记录表把你做摆放的物品进行统计。看看哪一区先把物品摆好?于是引导幼儿讨论:你在超市,怎样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如何有序合理地摆放物品?怎么做才能更快地把物品摆好?引出一组小朋友进行分工:有的摆物品,有的进行统计……这些问题情境,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引起了幼儿注意期待,把幼儿带入到一种探究的氛围,诱发了幼儿的参与意识,产生了合作探究、交流的欲望。因此,精心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是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捕捉适当的合作互动契机,创造合作机会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幼儿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幼儿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中智慧的问题让幼儿合作学习,把幼儿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内容适合于动手实践,或者适合于自主探索等。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次数让幼儿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有利的时机,让幼儿进行合作:1、幼儿个人独立操作的时间条件不足时;2、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3、幼儿提出问题但彼此间有争议时;4、对数学活动的认识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只有这样进行合作的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因此合作交流前应留给幼儿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经过独立思考,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把问题谈论深刻。例如,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时,让幼儿通过两人一组拿数字卡片比大小,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并三人一组,让两名幼儿拿数字卡,另外一名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开口朝着大数方向,让幼儿生动形象的记住大于号、小于号的开口方向,然后进行交换数字卡,再进行游戏,这样幼儿的合作机会多了。正因为创设了适时的合作契机,人人有兴致,操作和思考建立在合作之中,合作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