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蓝:想教育好孩子,先得把自己活好

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先得把自己活好
文/安蓝

1 焦虑的爸妈们,都会养出一个焦虑的娃来

晨练时,看到暖心的一幕:年轻的爸爸蹲在孩子的身边,指着从楼缝斜射过来的阳光,对孩子说:儿子,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阳光照在脸上啥感觉?
小眉小眼的小小孩儿,听话地闭上眼睛,扬起小脸,让阳光舒舒服服地爬满了脸颊,然后嘻嘻笑了。那咧嘴笑开的样子,极为可爱。
爸爸笑着问:舒不舒服?
小孩儿闭着眼睛点点头,回答:舒服,舒服!
再一圈走过来时,小小孩儿跟在爸爸屁股后面,学跑步。翅膀一样张开着胳膊,摇摇晃晃的像个小企鹅。
其他的人,都揪住孩子,挤挤挨挨地排在幼儿园门口,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只有他俩自顾自地玩耍着,好像根本不怕被落下。
看着这一对自得其乐的父子,我在想:这个从小感受过阳光的孩子,他的内心也会装满温暖的阳光吧,他的整个童年应该都是阳光的。
这个跟着爸爸悠闲地散步的孩子,将来也会变得淡定、从容、不争不抢不急不恼,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吧。最起码,他应该是不焦虑的。
小石头小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带着他,去田野里漫无目的的胡乱溜达;去看花儿,去抓蚂蚱,去河边捡石头,打水漂;去爬山。爬到山顶一起看着山下,渺小的村庄和城市;白天若是没时间玩儿,晚上在月光下,还要带他在小区广场上玩耍。
记得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大概九点多钟,小区广场的灯都熄了,我带他去散步,无意中踢到一个空的易拉罐。寂静的广场上,易拉罐咣啷啷的响声,格外刺耳,但小石头很开心,于是,我们俩便在月光下,将那只易拉罐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此后的很多个夜里,我想起那个晚上,都觉得那种感觉像梦一样幸福。
谁说带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只要你不纠结于孩子的输赢,不焦虑孩子是否足够优秀,而是将孩子当朋友一样,平等友爱地相处,每一个共度的日子便是幸福和快乐。
可能正是因为我和老石头都属于与世无争的人,小石头也极为不喜欢竞争。也可能因为我这种自由散漫的养育方式,使得他很讨厌那种“内卷”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从而性格里面带着一种对名利对竞争无所谓的态度,但我从来不后悔。因为我知道,只会学习和工作而不会生活,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更因为我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热爱生活,也被生活所爱的人。
再看看那些满脸写满焦虑的爸爸妈妈,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制造了多少焦虑的父母,又制造了多少焦虑的孩子。多少人只重视了起跑线,却忽略了终点线。多少人,满脑子竞争思维,让孩子从小生活在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却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2 父母怎样才能不焦虑?
心理学上讲: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
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因为人人都想活在确定感中。但是,事实上,我们每时每刻都活在不确定中。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前一刻活得好好的人,没过几分钟便有可能去见了上帝。
父母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担心自家孩子落在别人家孩子后面,担心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大学,将来没有好工作,没有好的生活。
这种无时不刻的焦虑感,该怎么解决呢?当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娃报各种班。
因此,急吼吼地从肚子里就开始教育娃。小小的娃长到四五岁,又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
但是,现在已经长大的娃们的父母们,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你们的担心有用么?你们的校外辅导班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说:担心啥来啥。孩子的成绩,怎么越补越糟糕。
这是必然的。因为你担心啥,就会唠叨啥。你唠叨啥,就相当于在暗示和强化啥。
比如说:你担心孩子太磨蹭,于是你老在他耳边唠叨:别这么磨蹭。真磨蹭。磨蹭死了……然后,你成功地将“磨蹭”这个词灌入了他的脑袋。大脑接收到这个信号以后,以为你需要它发出一个“磨蹭” 的指令,于是孩子会越来越慢。
另外,当孩子自我意识诞生,他会变得叛逆,你越让他快点,他会越磨蹭。因为磨蹭,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你,他是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而不是你的物品。
至于辅导班,我儿子曾经去参加过一次,他回来后告诉我,再也不去了。他说,辅导班里的娃们其实拿着父母的钱,玩去了。谈恋爱的,抄作业的,一起打游戏的。好好学习的孩子,在家就会好好学,不好好学的,你把他放在哪儿,都一样。
其实,在我看来,对抗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别老盯着孩子了,把自己活好。
去上班,去挣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当你活得精彩,活得自在,活得畅快,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会说:哇,我也要像我爸妈这样,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来。
另外,从科学角度来说,你怎样做,孩子不由自主就会去学。因为大脑前额叶的镜像神经元,就是一个模仿器。举个例子,当你经常和一个喜欢摇晃的人一起走路,你也会不由自主跟着他的样子,甩胳膊,晃动身子。
若是实在放心不下孩子,又不知该怎样教育他,不妨买几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看一看,学一学。我相信,等你弄明白了孩子,不但会缓解焦虑,连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需要学了。
因为你知道了,最好的学校,就是家,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
最后,我想告诉你,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儿童行为和儿童心灵成长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他发现:孩子其实有尊严,守纪律,他们热爱学习,有良好的控制行为和情感的能力,他们善于思考,喜欢发问,并不迷恋玩具,也不爱说谎。
父母们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舒适环境,让他们像花一样,慢慢生长,然后静待花开就可以了。
另外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的所有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是从“得到”APP学来的。你若也想学学家庭教育和心理学,加我微信私聊,我拉你进群一起听书学习。
我的微信:15809438516  加微信时,请注明:听书学习。
01
编者有话说

关注【我and你】的亲们,由于初次运营公号,还有诸多不太完善的地方,敬请亲们谅解。倘若亲们觉得文章还有可取之处,别忘了点赞,在看,转发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