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庄有禄||梦回二月二庙会

梦回二月二庙会
文/庄有禄
我的出生地夏店镇居于霍邱县东南隅,距县城四十公里左右,地处江淮丘陵与两淮平原过渡带,镇内岗冲相间,地表起伏跌宕,大小池塘星罗棋布,祖祖辈辈的人们均以耕田种地为谋生主业,是个典农的农业大乡。据民间传说,于清朝乾隆年间便兴起了农历二月二庙会,由彼及今,传承三百多年,绵延未绝。
离开家乡之前,几乎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到夏店街上赶庙会,十岁前怕摸迷了,找不到家,便紧跟姥爷、父亲和大哥的屁股后头凑热闹,不敢远离半步。
记得六岁时,姥爷背着我头一次赶庙会,我犹若乡巴佬首次逛京城,目之所及,无不感觉新奇和兴奋。街头巷尾,到处人头攒动,往来穿梭,沸反盈天,热闹非凡。
街头大路和街沟两边,摆满了各类交易的物品,林林总总,难以计数,令人目不暇接。有的摆满了规格不一的桌椅板凳;有的摆满了犁、耖、耙、铁锹、锄头、镰刀、刮刀、羊叉、木锨、刮板、扬锨、秧马、扁担、钉耙、粪耙等铁制和木制农具;有的摆满了鹅罩、渔罩、花箕、筛子、竹篮、篾筐、篾篓、烤篮、稻箕、秧篮、鱼篓、草筢子、黄鳝笼子等竹器;有的摆满了簸箕、团簸、笆斗、笸箩、柳篮、柳筐等柳编制品;有的摆满了菜刀、锅铲、铁锅、热水罐、水瓢、砧板、火叉、瓷碗、瓷盆、钵子、盘子、筷子、筷笼子等炊具和餐具;有的摆满了水缸、瓦盆、坛子、瓦罐、煨罐、水壶、尿壶等陶制品;有的摆着蓑衣、斗笠、草帽、草鞋和稻圈等编织品;有的摆着布鞋、棉袜、马虎头帽子、围脖、围裙、春秋衫和春秋裤等棉纺织品;有的摆着针、线、纽扣、顶当、镯子、锥子、夹子、镊子、钳子、锤子等日用品;有的摆着锯子、刨子、凿子、转子、斧头等制作木器的工具;有的摆着笛子、喇叭、响响、气球、皮球、风车、水公鸡等玩具。有的叫卖甘秸、有的叫卖馒头,有的叫卖花生,有的叫卖油果和麻花,有的叫卖瓜子和糖糕。有的在拔牙;有的在算命看相;有的在套圈;有的在看小戏;有的在玩赌博游戏;有的围里三层外三层,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神情专注地看打花鼓玩猴表演;有的围在油锅或蒸锅四周,依次购买油炸食品和包子与大馍充饥;有的吹着喇叭、持着玩具在人流中穿梭,寻觅新奇的玩意儿。
赶会的人群,有南来的、北往的,有东溜的、西逛的,南腔北调,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不一而足。他们赶庙会,或砍价购物,或找寻商机,或闲逛闹街,或拔牙看戏,或猎奇起哄……五花八门,各取所需。我骑在姥爷的肩头上,看得眼花缭乱,心醉神迷。直到夜幕四合,油灯点亮,姥爷带着我依依不舍地归家,大街小巷才慢慢地重归往日的平静。
十一二岁,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生活有了自理能力。趁晌午头或放晚学机会,约上几位庄上的小伙伴,徒步三四华里,撵到夏店街上,手牵手,排成长蛇阵,在人缝里穿行,过一把逛庙会的痴瘾。因上午和下午要赶到学校上课,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在大街小巷逛悠,看哪里人扎堆就往哪挤。人扎堆处往往是看街头卖艺人的精彩表演:有玩吞吐钢珠的,有玩吞吐宝剑的,有玩口中喷火的,有玩双臂卷钢筋的,有玩刀砍肚皮的……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异彩纷呈,逗引围观人群的喝彩声此起彼伏,仿佛炒破了天幕,气氛十分热烈。我和小伙伴们视之,目瞪口呆,紧张得心脏差点蹦出来,双腿好像灌了铅似的,舍不得挪动。
最吸引人的是看马戏团的表演(俗称玩大把戏的)。马戏团一般提前两天左右赶到夏店街头,在街北关寻一块地势平坦之处,围上栅栏,树起刀山,拉满布幕,于二月二上午九点钟左右开演,一小时左右一场,从上午一直演到天擦黑,一天上演八到十场,观众购票入场,几乎场场爆满。
锣鼓一敲,喇叭一响,撩拨得观众猴急猴急的,个个心痒难搔,纷纷挤上前购票进到布幕内观赏。表演的节目主要有:双手抛接三根木棒、三个酒瓶、三顶礼貌和三个小皮球等表演,转碟和转皮球表演,车技表演,马术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演……表演艺人有男有女,有十几岁的青葱少年,有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有花枝招展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也有年逾半百精神矍铄的老艺人……他们个个身着五光十色的表演服装,面带笑容,一招一式都十分轻盈规范,甚或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令我们眼界大开,心潮激荡,叹为观止。特别是三十开外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胖瘦适中,剃个小平头,面皮黝黑,步履轻盈,显得十分精明强干。他赤着脚丫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看得我们两眼发直,心惊肉跳,十分刺激,不禁暗生敬佩和仰慕之情,终身难以忘怀。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便离开了夏店。期间四十余年,再也没有逛过二月二庙会,不免心生遗憾。平素工作之余,通过走访老人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二月二”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算是几十年来未能回老家逛庙会的一种补偿和慰藉吧!
农历二月二为“中和节”,是龙抬头的日子,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我国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花节。春龙节源远流长,早在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便有对龙的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二,恰逢惊蛰、春分时期,春回大地,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农事活动逐次展开,这可能是对二月二这一节日起源的最早记录。大约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一直延续至今,没有中断。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我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分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些禁忌:忌动刀动剪动针线,否则,会伤着“龙目”,戳着“龙眼”。这一天忌推磨,以免压了龙头。这一天忌吃小米和面条,因小米是龙子,面条是龙须,倘若吃了小米和面条,会影响龙体安康。
“二月二”又是个吉祥的日子,春节后,儿童大都选择这一天剃头。有的男孩子是家中独苗,俗称“龙宝蛋”,从小父母便为其蓄了长辫,俗称“龙辫”。长到十二岁时,家中大人便选择二月二这天为“龙宝蛋”剃去辫子,又称“甩辫子”,亲朋好友还要来主人家庆贺一番,仪式搞得十分隆重而热烈。
近日,偶或于睡梦中回到少年,再现当年赶二月二庙会的情景,感到趣味无穷,喜悦之情溢满心胸,挥之不去。觉来,意犹未尽,于是决定明年二月二,一定携老伴赶回夏店,重温一把儿时逛庙会的旧梦。此乐何极!
作者简介:庄有禄,安徽省霍邱县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89年以来,先后在省内外50余家报刊和20余家微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1000余篇,120多万字,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在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出版散文集《古蓼情思》《心灵家园》。
(0)

相关推荐

  • 朱良启丨淮北庙会今夕谈(行走散文)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每年农历二月一到,万物萌动,春临大地,惠风和畅,冰雪融化,空气湿润,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在春雨的脉脉含情中,柳丝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意宜人了. 比无限春光更能吸引家 ...

  • 叹息南阳卧龙岗庙会

    图文/李纪同 叹息南阳卧龙岗庙会 自从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开始复岗以来,宛襄两地网友大肆吐槽诸葛亮躬耕地,关于诸葛亮的美文和互贬之意,皆有指鼻揩油在序.在唇齿相依的二阳争地歌声隔理中的网友们对诸葛亮文化探 ...

  • 山村庙会遇8级大风,女演员险被吹倒

    2017年2月6日,正月初十,山西临猗县角杯乡潘西村举办送子娘娘庙会,谁知当日是大风天气,位于黄河岸边高塬之上的小庙周围狂风肆虐,风沙弥漫,瞬间风力有时达到8级左右,让站在高处的人都难以立足,赶庙会的 ...

  • 二次赶庙会

    因为第一次庙会后,有来自晋中.大同.太原以及身边朋友在相同主题拍摄中获得好评,评委老师们也将自己拍摄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学习交流,我们不同程度都会有启发,老师趁热打铁决定再次出发繁峙茨沟营村赶庙会. 繁峙 ...

  • 【每天老照片】-1万-4473-1924年-1927年门头沟妙峰山赶庙会盛景实拍

    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社会时期过年的主要习俗.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春节期间逛庙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春节活动. 北京的庙会起源于辽代,称"上巳春游" ...

  • 第57篇:赶庙会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五--初十是二十里铺的古庙会.周末一大早,婆婆就说:带孩子赶庙会去吧! 本来是不想去的,担心人多,又脏又乱. 婆婆说:你小时候喜欢赶会,小孩子肯定也喜欢,一年就这么一回,去吧! 小家伙 ...

  • 周英苗:诸葛亮庙会琐忆

      周英苗,1966年生,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南周村人,就职于山西省某企业单位.业余时间,喜欢烹饪.偶读闲书,常逛网刊.回忆过往,记录情怀.生活虽平凡,知足自多彩. 最近赏读了几位老师关于诸葛亮的美文,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罗强||洄溜光影录

    洄溜光影录 文/罗强 一 碧空如洗,澄澈透明,一绺绺发髻似的云彩经过镂空的手艺,才能呈现这样纯洁的底色. 天空真正又是哪种颜色的呢-- 像我们抬眼望去天穹,便容易想到那儿似有似无的一个叫嫦娥的女子.我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薛明章||洄溜集的铁匠铺 ​

    洄溜集的铁匠铺 文/薛明章 我小姨奶家住洄溜集,其实洄溜集原来叫洄流集,因地处沙颍河,河水形成漩涡倒流,人称洄溜涡.洄溜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代乾隆年间,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史称"小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质朴父母不舍情

    质朴父母不舍情 文/崔红旗   父母离开我们不觉已经十七八年了.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老去,回过头来慢慢沉淀.咀嚼.回味,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和顿悟,对父母的怀念也就少了些肤浅,多了几分不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严宁​||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 文/严宁  乡音难改,乡味难舍.太和虽然不是我的老家,但是我在那里成长生活工作经历了几十年,早已把她的一切谙熟于心,习以如常,那里的音韵食味也浸润着我的五脏六腑,有很多食物一直让我时时想起,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王有职||何处无故乡

    何处无故乡  文/王有职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明代袁枚这句话道出了我对故乡的情愫.对于现代人,故乡似乎遥远了,似乎不真切了.故乡的情愫都在高铁碾压中渐淡吗?故乡的面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张钧杰||赵振华的乡愁

    赵振华的乡愁  文/张钧杰   在我熟悉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像我的同学赵振华一样,对乡愁有着浓厚的眷恋,对乡愁有着执着的爱意.这眷恋.这乡愁透过他的言行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于是,一向自诩没有乡愁感的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卢金鑫||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的味道  文/卢金鑫 今天,伴着小雨,我步行在管仲老街.在很多风格迥异的店铺中,我被一家店的名字吸引了,"小时候"这个名字好别致呀!里面会卖什么东西呢?难道是儿童玩具店?透过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赵友坤||洄溜两岸是吾乡

    洄溜两岸是吾乡  文/赵友坤 颍河从远古走来,像一条长龙,穿过阜阳城,一路蜿蜒东进,在洄溜村猛转回头,亲一下大地,旋即向东溜走,留下千年古镇洄溜集. 洄溜对岸是家乡 洄溜集有三个渡口,渡船像一条扁担,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素心||星河入梦

    星河入梦                                                   文/素心 初见你后,曾与世俗间竖起的一扇屏障鬼魅地消失在满天星河里. 彼时,山坳里扑簌于风 ...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肖娟||梦萦洄溜

     梦萦洄溜  文/肖娟 颍河在这里拐一个弯儿,清波回旋,乾隆皇帝一时兴起,便有了洄溜集的传说.一条青石板老街,依偎在颍河南河湾儿,岁月浸染的青石板,历经风雨打磨光滑闪亮,一条连着一条,从东头延伸到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