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名方,你不知道的妙用太多啦!
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中国药典》,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因其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本方为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小柴胡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可谓出身名门,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在仲景的众多方剂中,此方是一个疗效显著、适用范围极广的方剂,后世对此方的评价也甚高,可为是中医众方中一个出类拔萃的方剂。
“五苓散”系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成药之一,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在古代,“五苓散”用于“汗后烦渴蓄水的脉症”和“中风水逆症”,主治水饮停蓄不行引起的水肿、小溲不利、呕吐呃逆或泄泻等症。
现在,“五苓散”已突破了经典的主治范围,不仅仅用于治外感疾病水饮停蓄水肿、小便不利,还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的恙疾,如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胃肠炎水泻、胃动力不足、眩晕、盗汗自汗、妊娠呕吐及减肥降脂等。津液损伤、阴血亏损、口干尿少者慎用。
本方常用于辩证属肝郁血虚脾弱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治证见虚热征象明显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方剂不胜枚举,其中不乏有人们耳熟能详者,血府逐瘀汤便是最著名的理血方之一,有人用此方治疗心血管病,每获良效!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著名中医学家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时至今日已有百年历史,却依然是众医家时常运用的方剂。
补中益气汤亦不只是甘温以除热,其于脾胃气阴不足而致的虚证,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用之得当,莫不效同桴鼓。诚如赵献可所说:'后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气不行,此气因劳而下陷于太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参、芪,是方所以补益后天中之先天也,凡脾胃不足,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此方得之矣。'
归脾汤为补益心脾的代表方剂,首载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第四卷,为严氏根据《内经》“二阳之病发于心脾”的理论而创制,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证。后明·薛己在此方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增强其养心 安神之效,扩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临床资料表明:归脾汤可广泛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 消化系统及妇产科等多方面学科,常用于治疗失眠、眩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慢性疲劳综合症、心率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这些疾病在某一阶段,均易出现心脾两虚的征象,针对其病机,使用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可获良好疗效。此外,归脾汤还对脑外伤后 综合症、戒毒后遗症、白细胞减少症、特发性水肿及五官科疾病如视神经萎缩、视疲劳等有显著疗效。
本方为补阴之代表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其滋阴降火之力更大,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各加入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着重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视物不清及眼睛涩痛等症;若加五味子、名都气丸,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症;若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
温胆汤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于南北朝姚僧垣的《集验方》,原方主治为“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现在中医临床普遍使用的并非其原方,而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卷十所载“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惊悸证治》中载其主治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见异物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或短气悸乏,或体倦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可见,主治已由“胆虚寒”演变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后世医家将其加减应用于临床各科。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