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一瞥:千佛山,我来了/袁晖|南粤诗刊◇2020年11月刊◇总第41期


南粤诗刊


●千佛山,我来了
『 袁   晖 』

凡俗的我来了,千佛的山,仰慕已久。10月3号终于如愿以偿了。
自早晨6点驱车前往,预计10点到达。好在县城至泉城刚通了高速,一路畅通,但下了高速接近景点却开始了堵车模式。十一点左右才到达目的地——千佛山。
千佛山让人耳根清净。在世俗的喧嚣与琐事的纷扰中,带着虔诚和心情走进佛化之境。一墙之隔,竞是两个世界。进入千佛山景区,十八罗汉两旁肃宁,或站或坐或卧,形态各异,包罗大象,顿生尊崇之心。
拾级而上,阶石平滑犹如镜面,游客如织,天长日久足履所致。树木杂陈,遮天蔽日,留一方清净,与人间。石阶路蜿蜒而上,仰望似一条玉练自天际飘至。
沿途多景观,大多关门闭户谢绝观瞻。国庆中秋双节并至,神们也可能大多放假云游别山。过″齐烟九点",典故拍照留存,经“峰迴路转”至兴国禅寺,寺门旁有乾隆御碑铭刻《千佛山极目有作》,碑文隽永飘逸气势恢宏。寺内香火鼎盛,佛们福佑百姓静享虔诚膜拜。有新凿石洞,内供诸佛,皆面祥目慈,香烟缭绕尽览盛世之繁华。我对佛虔诚有加,因不谙拜佛之程序,遂在心默念祈福求平安,未免留一丝遗憾。
在斑驳的石崖边有一铜制铭牌,记录了千佛山的前生后世,特摘录以飨读者。铭文如下: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为纪念其母(山东历城人),在悬崖峭壁上雕刻了众多佛像。故山为“千佛山“,崖为“千佛崖”寺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一649年)重修“千佛寺”后,改名为“兴国禅寺”。其间亦雕刻部分造像,今尚能看出全貌的有一百三十余尊。造像分布于“极乐洞”“龙泉洞”及周围石壁上,造像表性生动,衣纹流畅飘逸,镂刻精湛,是研究隋唐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为我国早期石雕佛像之佳作。由此可以看出,千佛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不愧为名山胜境。
游于此,已略感疲惫。还好同行有三。皆相互扶持鼓励,一鼓作气直达山顶。在山顶建有一别致亭榭。拾阶登顶,极目鲁天舒。有风徐来,天渐阴暗,云涌动,不时竞下起小雨。雨中观景也别有一番情趣。环顾四围,泉城尽收眼底,山叠翠,细雨濛,让古城又平添了些许灵韵之气。
将近下午两点,细雨渐稀,肚子开始抗议,正好山下的朋友打来电话,已安排好酒店就餐,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从另一条路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千佛山则不然,沿柏油路一路下坡,好像有人在背后推着,刹不住脚,不时到山下,遂和朋友一起去酒店就餐。
值中华盛世,锦绣河山尽显妖娆。又逢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得有幸游览仙山,特撰文以记之,幸甚幸甚。

作者简介:袁晖,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作品散见于《大渡河》《暮雪》《四川人文》《风沙诗刊》《七月》《作家新视野》《南粤诗刊》《似水年华》《奉天诗刊》《江南文萃》《荒原诗人》《文学百花苑》等百余种报刊文集。出版诗集《热爱冬季》《阳光的味道》两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