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愤怒父亲对社会的拷问

《迫在眉睫》,2002年上映,是一部社会伦理电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医疗及保险制度问题,当中也浓缩了许多普通人真实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种种因素,它既没有华丽的出场,名噪一时,也没有靓丽的转身,成为经典。如今,这部电影嫣然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工艺品,当我们静下心来,拭去其表面的灰尘,才会发现它的内在竟然如此丰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电影以亲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生活拮据的父亲为了给病危的儿子看病,持枪绑架医生的故事。丹泽尔·华盛顿,纵横银幕的硬汉演员,化身为生活拮据的落魄父亲约翰,为了生计,和妻子强力维持并不富裕的家庭,儿子也是他们奋斗的唯一动力。然而,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有移植心脏才能保命,但是约翰的医疗保险不足以负担高昂的费用。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决定把约翰的儿子从等待移植的名单中剔除。约翰在寻求政府、保险公司、主治医师无果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持枪绑架了医生,要求医院将儿子的名字放进移植名单,为儿子争取一丝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社会问题的放大镜

电影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迫在眉睫》也成为了当时美国公民社会医疗问题的真实映射。2008年,奥巴马选举时提出的政纲三大议题之一便是医改计划,在2010年3月获国会通过。如今,中国存在的医疗纠纷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医疗不完善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医疗问题存在于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需要不断总结改革完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生问题的追问者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在抛出问题,一直追问到最后,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要问的。保险机制不够透明,遇到问题后各种推脱。医疗机制太过冷淡,与保险机制沆瀣一气,正如剧中人物所言:他们尊重的不是价值,是价钱。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全面,万般无奈时无法寻得政府帮助。当约翰面对执法人员、媒体、群众时,只说了两句话:sick,help。这一问,让所有人沉默,也让现在的我们沉默,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也就这几个字:疾病,保障,我们怎么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性问题的倡导者

电影最后以令人满意的结局收尾,约翰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换回了儿子的重生。走出剧情,走回现实,故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问题尚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纠纷问题层出不穷,医疗事故也是屡见不鲜,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医疗、保险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经济形势、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社会医疗制度,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群众基础也会暴露出不同的体制问题。一个完善的人性化社会保障体制,不仅是百姓的需求,也是民族的需求,国家的需求。从国家的角度讲,这叫民生,从社会的角度讲,这叫和谐,从个人的角度讲,这叫保障。

John Q是一个坏人还是一个好父亲?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