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晚自习带学生看工地加班”是否有歧视劳动者之嫌?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近日,江苏连云港一中学老师晚自习时带全班学生到教室走廊上,看对面工地师傅们加班加点辛苦工作。
据老师介绍,当时室外大概零下3度,带学生看工人们劳作是想让学生们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引导他们体谅父母、好好学习。
不少网友点赞支持,觉得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错。
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做法有歧视劳动者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不好好学习就会像那些加班的工人一样,成为社会的底层。
02
这位老师的做法,和考研名师张雪峰在衡水中学演讲中说的一段话异曲同工。
张雪峰说: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就带他去四个地方,第一是汽车客运站,第二是火车站,第三是高铁站,第四是飞机场。
你在长途汽车站看看那些挤大巴车的人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抽什么烟,是什么样的素质。然后再到火车站去看看,到高铁站看看,到机场看看。然后你就想,自己未来想成为哪一类人。
对这一观点,笔者是支持的,当时曾专门写了一篇《张雪峰在衡水中学演讲:孩子不想读书,就带他去这四个地方看看》。这篇文章成为了爆文,有数十万网友阅读。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应该多让孩子们体验一下生活。我们的家长总是把自己的苦和痛隐藏起来,把最光鲜的一面留给孩子,以至于很多孩子看不到生活的本质。
让孩子知道生活本来的样子,让他体验一下烈日下的苦,感受一下肩膀上的痛,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真的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03
至于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对劳动者有歧视之嫌,我觉得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不可否认,老师让学生们看工地加班,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在工地干活儿太辛苦,并非多么高端的工作。
但同样不可否认,一般情况下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工作更辛苦,收入更低,生活的品质更差。
所以,几乎所有的体力劳动者,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努力读书,靠专业知识与技能生活,而不是再出卖体力。
这是客观现实。
记得前年的春天,霍启刚和郭晶晶特意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农田里插秧。
他们的用意很简单,就是体验农民的辛苦,让孩子们知道劳动的不易,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和歧视沾不上边。
04
当然,有人说了,就算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进了大公司当了白领挣了高薪,也要996,也会掉头发,也同样辛苦。
确实,没有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每个人都压力山大。
但这不应该成为不好好学习的理由,相反,这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应该珍惜幸福的学生时代。
正如明珠老师在《为自己读书》一书中说的那样,上学不苦,那是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在学生时代,不但拥有青春,拥有健康,拥有梦想,更拥有内心单纯、人际关系简单、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校园里,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的成绩好,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千万不要等多年以后受够了生活的苦,才明白今天最厌倦的学习生活,原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千万不要等多年之后吃够了生活的亏,才明白通过读书来改变人生的命运,原来是最便捷最公平的成功之路。
05
其实让学生看工人加班也罢,带他们去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参观也罢,给他们带来的都是暂时的、短期的刺激。
让年轻人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努力的内驱力,并非通过一次活动能够实现。
而且,任何教育手段,都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起作用,都可能被人做出不同的解读。
但我觉得,在那许多学生中间,哪怕有一个真的往心里去了,就值了。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