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石桥、大汶口遗址 【山东泰安】

  大汶口镇在泰安南边30公里处,有2处国保,市区的老汽车站坐207路公交直达,2个国保还挨着,很方便。大汶河发脉于莱芜泰岳东麓,是一条由东向西的河,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是“门前流水尚能西”,它最后注入东平湖。  
  大汶口是柴汶河和大汶河在此交汇之地,明清时,这里商贾辐辏,店家如云,乾隆年建的山西会馆就是例证。晋商在旱码头、水码头择地建馆是非常讲究的,水陆通衢、商贸繁隆、物产丰盛之地为优选。近河的以山西命名的“山西街村”很是惊艳,房子、边墙均为石砌,保存也很完整,完全有“中国历史名村”的潜质。
  出村西南门就是石桥,它北起泰安山西街村,南至宁阳茶棚村,走一圈相当于到了宁阳县又返回泰安市,跨了2个行政市县。此桥是清雍正8年(1730年)工匠姜桂松出大钱重修的。全桥不是中规中矩的“一”字型,而是因地制宜的“S”形。
  桥长220多米,外加两端引桥,总长有400多米。桥有65孔,桥面宽度2.5米,比较方便南来北往的人交错相通,桥面距水高度有1米左右,河床中心的桥墩利用天然隆石而成,打平后铺石板,省工省料。


泰安望宁阳

  这桥在长度、石料和质量方面,都好于明代隆庆年间建的、洪水冲垮的那座老石桥。板面均为泰山花岗岩,每块长3米多,宽0.5米,厚0.3米,以花岗岩密度概算,每块至少1.3吨,每一孔桥面用5块石板纵铺,横向处用铁元宝榫接。
    此桥现在依旧为交通功用,但只能通过小型电动车,或步行,偶有游人和垂钓者,把石桥当成了访古和休闲之地。汶水静流,河中野苹四浮,即像绿洲也像湿地。鸭子戏水,盎然生趣。“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还有点这个诗情画意的味道。


宁阳望泰安

======================================
  以京沪铁路为坐标,西是石桥,东边的田野就是大汶口遗址了。这个著名的遗址和仰韶、半坡、河姆渡等遗址都是历史书中出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中国太多,记住太费劲,都有并列和传续。黄河下游的脉线是:后李文化【距今8500-7500】--北辛文化【距今7400-6400】--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600年】--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夏商青铜文化,我这几年去的遗址不少,慢慢的也弄明白了一些,也就不太晕了。
  大汶口遗址是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的,是泰安第一个国保。遗址面积包括大汶河南北两岸,此“文化”是母系转父系、出现私有制的一个节点,所以在考古界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遗址这么多年来,出土了不少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有些在济南的省博可以一见。
  遗址旁边还建有一个简陋的博物馆,正赶上人家午休吃饭去了,无法参观。悻悻然去了遗址区,没想到还见到了挖掘现场,但看不出是墓葬、房址或是陶窑的哪类遗存。遗址易见,现场难得,因为我们不是考古的。每一个遗址都是祖先的栖息地,即便今天是农田水洼,但我们也要知道,中华文化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来的。
彩陶鬶【大汶口文化】泰安大汶口M1018:24出土,现藏山东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