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六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流动以使轻重平均之形是“水”字之范式。

溫:

《说文解字》:“溫水。出犍为涪,南入黔水。从水(

)声。”

《说文解字》:“(

),仁也。从皿,以食囚也。”。

《说文解字》:“皿,饭食之用器也。”。盛食品之器具形状是皿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囚,系也。从人在囗中。”。

甲骨文“人”(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其甲骨文字形像侧面人行礼之形。男子成年行冠礼之形是籀文(或甲骨文“

”)“人”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囗,回也。象回帀之形。”。将四周都围起来是囗之范式。

人、“在囗中”两范式叠加:犹把人围而拘系严密者是囚字之范式。

皿、囚两范式叠加:犹盛食品以给拘系严密者食用之仁心是(

)字之范式。

水、(

)两范式叠加:水犹盛食品以给拘系严密者食用之仁心是溫字之范式。

《正字通》第957页:“昷,㬈本字。旧本阙从日在皿上。篆作(

)。《说文》以皿食囚曰(

)。改从囚,非。或曰:上从白,非从日。白指食在盘中。凡饮食过寒、过热皆能致疾。《周礼》食齐眂,春时以温为度。故从(

)。按此说改日从白。非旧本泥《说文》(

)附皿部尤非。”。

《正字通》第966页:“㬈,日暖也。又饮食煗气谓之㬈,本作昷。日伪作(

)。(

)又伪从囚。旧注:俗㬈字,非。”。

《正字通》以为日暖皿为“昷”。

《说文解字》:“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始终如一之运转(太阳之精)不亏之形是日之范式。

日、皿两范式叠加,若以皿盛日使之暖和者是昷字之范式。

现在皆以“昷”字为规范。(

)字其义拗而费解。而古以为(

)正字,昷为俗字。用作偏旁的字义大凡与(

)字更贴近。

水、昷两范式叠加:水若以皿盛日使之暖和者是温字之范式。

繁体字“溫”简化为“温”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说文解字注》第2074页:“(温)温水。出楗爲符。句。南入黔水。楗依王氏宋本从木。释曰:汉碑犍爲皆作楗爲。是也。符,各本作涪,误,今正。地理志犍爲郡符下云:温水,南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南至鄨,入江。按黚黔音同。黔水卽黚水。水经于江水曰:又东过枳县西。延江水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枳县,今重庆府涪州治也。枳与涪陵县壤接。今涪州城东北有黔江,南自贵州合诸水入焉。亦曰乌江,亦曰涪江,亦曰涪陵江。此水自西而东而北,源流二千三百里。详见水道提纲。会贵州大定、贵阳、遵义、平越、石阡、思南六府及湖广施南半府、四川酉阳、黔江、彭水、南川、涪州诸水,实巨川也。水经注延江篇曰:温水,一曰煗水。出犍爲符县,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俱南入鄨水。江水篇曰:华阳记曰:枳县在江州巴郡东四百里,治涪陵水会,皆乌江之源委也。汉志今本疑有夺字,以水经注正之。疑当云温水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出符至鄨,北入江。鄨非入江之地,今云至鄨入江,非例也。水经之延江水,于江水条曰枳县西注江,于延江条曰至沅陵县入于沅。郦氏有一水枝分之说。但许不言黔水所入。班但言黚水入江,不言何处入江。古人略之,葢其愼也。水道提纲综缉冣详,而覈之古籍猝难互证。犍爲符县,今四川泸州合江县其地也。从水声。乌䰟切。十三部。今以爲温煗字。许意当用爲温煗。”

澳:

《说文解字》:“澳,隈,厓也。其内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奥声。”。

奥又写作“奧”

《说文解字》:“奧,宛也。室之西南隅。从宀、(

)声。”

《说文解字》:“宀,交覆深屋也。象形。”。交覆深屋是宀字之范式。

):从釆、从廾。

《说文解字》:“釆,辨別也。象兽指爪分别也。”。若爪分散草木之实以辨别者是釆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廾,竦手也。从(

)、从又。”两手有所奉承是廾字之范式。

釆、廾两范式叠加:犹两手奉承而欲分辨者是(

)字之范式。

宀、(

)两范式叠加:若在交覆深屋中两手奉承而欲分辨者是奧字之范式。

异体字“奧”简化为“奥”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水、奥两范式叠加:厓内近水若在交覆深屋中两手奉承而欲分辨者是澳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2216页:“(澳)隈厓也。其内曰澳。其外曰鞫。鞫旧作隈。今正。尔雅说厓岸曰。隩隈厓。内为隩。外为鞫。郭以隈字上属。厓字下属。以许订之。郭非是。(

)部隈下曰。水曲隩也。隩下曰。水隈厓也。亦隈厓联文。隩与澳字异而音义同。今毛诗聸彼淇奥字作奥。古文假借也。毛诗曰。奥、隈也。此言水曲之里渊奥然也。大雅。芮鞫之卽。笺云。水之内曰澳。水之外曰鞫。鞫谓水曲之表圜穹然也。鞫之双声为居穷切。故伛偻之状曰鞠竆、曰匑穷。水曲之表如弓。故曰鞫。韩诗、汉志作(

)。字林作㘲。俗本尔雅改鞫为隈。因或取以改说文耳。从水。奥声。于六切。三部。”

潼:

《说文解字》:“潼,水。出广汉梓潼北界,南入垫江。从水童声。”

《说文解字》:“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䇂,重省声。”。

《说文解字》:“䇂,辠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字。”。干上之冒犯是䇂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重,厚也。从壬、東声。”。

《说文解字》:“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阴阳交、物怀妊、待时而萌是壬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東,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

(参见《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零一》)

日、“日在木中”两范式叠加:日之所自出在桑榆木中犹万物青春蠢动是東字之范式

壬、東两范式叠加。阳气动而物怀妊欲萌是重字之范式。

䇂,重两范式叠加。阳气动而物怀妊干上初萌是童字之范式。

水、童两范式叠加:水之旁生支流若阳气动而物怀妊干上初萌者是潼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2066页:“(潼)潼水。出广汉梓潼北畍。南入褺江。褺各本作垫。今正。广汉郡梓潼、前后二志同。前志曰。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应劭注云。潼水所出。南入垫江。水经曰。梓潼水出其县北畍。西南入于涪。又西南至小广魏南。入于垫江。按驰水、潼水、梓潼水异名同实。五妇山卽今四川保宁府劒州州西北五十里之五子山。今劒州及绵州之梓潼县、葢汉梓潼地。潼水出五子山之西大山。东南流、经今梓潼县。又经潼川府之盐亭县。又至射洪县东南之独坐山。入涪江。今谓之潼江、射江、瀰江。许云南入褺江。卽谓今射洪东南入涪江。涪江下流至重庆府之合州、合嘉陵江也。汉志垫江、应劭音徒浃反。孟康音重叠之叠。许书衣部云褺、重衣也。巴郡有褺江县。此县爲嘉陵江、渠江、涪江会合之地。水如衣之重复。故曰褺江。其字音曡。浅人乃譌作昏垫之垫。观应、孟之音。则知汉书字固从衣也。云入褺江者、其县其水通名也。今四川忠州之垫江县、则汉巴郡临江县地。与汉褺江相歫甚远。○又按涪下曰南入汉者、言至褺江而入西汉水也。潼下曰南入褺江者、言入西汉水在褺江境也。错见互相足。○又按地理志、水经之羌水下。合白水。又合西汉水。卽今四川保宁府昭化县城北合嘉陵江之白水也。羌水亦谓之垫江者、葢昔人以其委名其源。魏书吐谷浑阿豺登其国西彊山。观垫江源。今洮州衞西南三百四十里西嵹山。羌水所出。从水。童声。徒红切。九部。”

洛:

《说文解字》:“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从水、各声。”

《说文解字》:“各,异辞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

(参见《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零八》)

口、夊两范式叠加:有口行而止之不相听者是各字之范式。

水、各两范式叠加:水脉若有口行而止之不相听者是洛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2095页:“(洛)洛水。出左冯归德北夷畍中,东南入渭。左冯翊三字,当作北地二字。前志:北地郡归德下,洛水出北蛮夷中,入河。入河者,入渭以入河也。此揔举其源委也。左冯翊褱德下曰:洛水东南入渭。此言其入渭之处也。许之例,举源地,不举委地。然则当云出北地归德无疑矣。今甘肃庆阳府安化合水二县,汉归德地也。今陜西同州府朝邑县有怀德城,汉县也。括地志云:洛水源出庆州洛源县白于山。方舆纪要曰:洛水出庆阳府合水县北二十里白于山。东北流经废洛源县。又经保安县、安塞县、甘泉县、鄜州,又南经洛川县南,中部县东,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县子午岭东南流而入于洛水,卽说文水,出北地直路西,东入洛也。自是洛水亦兼沮水之称。又南流经宜君县,过耀州,合漆水,历三原县、富平县、白水县,又东南流经澄城县、同州府,至朝邑县南入渭水。水道提纲云:旧合渭入河。自明时改流,径入河,不南入渭。今洛口南去渭口三十里。按水经注本有雍州洛水篇,今亡之矣。禹贡道渭节谓之漆沮。职方雍州其浸渭洛。小雅瞻彼洛矣传曰:洛,宗周之浸也。左传、国语皆云三川震。韦、杜以泾渭洛爲三川。从水各声。卢各切。五部。按雍州洛水、豫州雒水,其字分别,自古不紊。周礼职方:豫州,其川荧雒。雍州,其浸渭洛。逸周书职方解,地理志引职方正同。雒不见于诗。瞻彼洛矣传曰:洛,宗周浸水也。此职方氏文也。洛不见于左传,传凡雒字皆作雒。如僖七年伊雒之戎,宣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是也。淮南墬形训曰:洛出猎山。据高注谓雍州水也。雒出熊耳。据高注谓豫州水也。汉地理志弘农上雒下云:禹贡雒水,出冢领山,东北至巩入河。豫州川。卢氏下云:伊水,出熊耳山,东北入雒。黾池下云:谷水,出谷阳谷,东北至谷城入雒。新安下云:禹贡㵎水,在东南入雒。河南谷成下云:禹贡廛水,出朁亭北,东南入雒。此谓豫州水也。左冯翊褱德下云。洛水,东南入渭。北地归德下云。洛水,出北蛮夷中。入河。直路下云。沮水,出东西入洛。此谓雍州水也。已上皆经数千年尚未误者。而许书水部下不举豫州水,尤为二字分别之证。后人书豫水作洛,其误起于魏。裴松之引魏略曰:黄初元年,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于行次爲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变雒爲洛。此丕改雒爲洛,而又妄言汉变洛为雒。以揜己纷更之咎,且自诡于复古,自魏至今皆受其欺。周礼、春秋在汉以前,谁改之乎。尚书有豫水,无雍水。而蔡邕石经残碑多士作雒。郑注周礼引召诰作雒。是今文、古文尚书皆不作洛,郑、蔡断不擅改经文也。自魏人书雒为洛,而人辄改魏以前书籍,故或致数行之内雒洛错出,卽如地理志引禹贡旣改爲洛矣。则上雒下曰禹贡雒水。不且前无所承乎。若郊祀志汧洛从水,后文宣帝以四时祀江海雒水,成王郊于雒邑,字皆从隹,又当时二字确然分别之证也。”

(0)

相关推荐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一二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一二 承前篇 继续分析与木有关联的事或物.用木作参照的相与比述的事或物构成的字. <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零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零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一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一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二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二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四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四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五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九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九 承前篇 继续分析水显现的形态及其关联构成的字.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流动以使轻重平均之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十六 承前篇 "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都在传递信息.而识别这些信息需要经验.训诂就是试图从前人的经典中获得经验.将训诂作为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承前篇 动态逻辑的推理是随着参照的变化而变化的.空间首先以自己的定位为参照,时间应当以当下的时间为参照.有了空间.时间的参照那么基本就有了定位.就如"阴阳&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