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访巩县的石窟寺
河南巩县的石窟寺,是我国十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东北九公里的寺湾村。石窟寺创建于北魏,是继龙门石窟后,北魏时期的又一佛教艺术宝库。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寺原名希玄寺。据唐代《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记载,北魏孝文帝在此创建伽蓝。唐宋两代称为净土寺,明代改为净土禅寺,清代改为石窟寺。
1949年前,各窟被严重盗窃,陈列在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的一尊菩萨像就是从第五窟西壁佛龛北侧盗凿的。第 三、四、五窟及千佛龛被泥砂淤埋,1954年对各窟内的淤土进行了清理,新建了石窟寺保护房。1973年以后,又对石窟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修维护。
巩县石窟的窟室的结构以中心柱为主,石窟壁整齐地布满千佛图与礼佛图,规律性很强,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维摩文殊等造像,表明在开凿之初已经过了周密的规划。石窟内的布局简洁明快, 中心柱窟为巩县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龙门石窟北与巩县石窟的地理位置、时间均相近,但龙门石窟并没有出现中心柱窟。
从窟形的表现方式来看,巩县石窟参照了北魏早期的佛教石窟的窟形,因此巩县石窟上有若干早期石窟的影子。巩县石窟不单单是模仿,而是以早期佛教石窟为基础进行了创新,开创了中心柱窟的新样貌,并且影响了略晚的北齐响堂山石窟与北周须弥山石窟,因此,巩县石窟寺奠定了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发展基础。
石窟诸佛造像多为方圆脸型,神态文雅恬静,衣纹简练。飞天、神兽、佛教故事等是现存较完整的北魏浮雕造像。
第四窟“帝后礼佛图”为巩县石窟寺的经典所在,最为精美,礼佛图分三层,人物造型独具匠心,以皇帝为首的男供养为前导, 画面中仪态雍雅的贵族和身体矮小的侍从形成了尊卑鲜明的对照。仪仗队中有的为帝后携提衣裙,有的执扇撑伞,有的手捧祭器,浩浩荡荡地簇拥帝后进香礼佛,表现了皇室宗教活动的盛大场面。构图简练生动,刻工细腻,为我国石窟浮雕艺术中独有罕见的杰作。(礼佛图禁止拍照,下面的礼佛图图片来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