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你的自卑,只是选错了追求“卓越”之路

​在你的认知中,自卑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三个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动物园看到狮子。面对着嘶吼着、露出锋利牙齿的野兽,第一个孩子躲到了妈妈身后,带着哭腔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面色发白,身体在发抖,可还是站在原地说:“我一点也不害怕”;第三个孩子则恶狠狠地盯着狮子,大声问:“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

这三个孩子中,你认为哪个孩子在感受着自卑?

很多人回答:一定是第一个孩子,他完全被吓坏了呀;而第二个孩子,虽然也害怕,但是还有足够勇气不逃走,不能说是自卑;至于第三个孩子,他勇敢极了,不但不害怕,还敢试图去对抗狮子,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说是自卑呢?

然而,奥地利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实这三个孩子都在表现着自卑,只不过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同而已。

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一书中,他写到:

那么,要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自卑?

不需要用言语询问——事实上,如果我们直接问一个贫穷的人是否缺钱,他反而会挺直胸脯说“我过的很好,一点都不用别人担心”。

因此,语言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只需要观察他的行动,去发现他正试图用何种“诡计”加强自己的重要性、掩盖自己的无力感,就可以得出结论。

所以,对于故事中三个孩子的行为,我们要如何解读?

第一个孩子,语言、行为都完完全全表露着自己的弱小,自卑感一览无余;

第二个孩子,极力在用语言掩盖着自己的卑微感,身体却出卖了他;

而第三个孩子,他表现的极为夸张——不但要“恶狠狠”地说话,还要吐口水——为什么要如此夸张?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人们马上会发现“我”的脆弱与恐惧,而这种脆弱与恐惧是可耻的,是千万不能让别人发现的。

也就是说,第三个孩子害怕的不仅仅是外界凶猛的狮子,还有内在虚弱无力的自己——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一个“我”。

所以,对第三个孩子来说,他,才是最深重的自卑。

人为什么会自卑?阿德勒曾说,在我看来,一切人类文化实际上都是以卑微感为基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卑微感,因为我们都知道并希望提升自己所处的位置。关键是,要如何面对自己的这种弱小、卑微感。

这个问题无法逃避,因为没有人能长期忍受卑微感,他必定会深陷压力,然后采取行动。那么要如何行动?

有两种面对卑微感的方式:

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希腊神话中的因触犯了众神、被惩罚每日都要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虽然行为夸张荒诞,但是都是以极弱小的个人力量试图改变环境、完成宏大目标的案例。他们的行动,虽然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却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滚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直面现实——如果缺乏直面现实、改变环境的勇气呢?在长期、巨大的压力下,他的注意力就会发生改变:不再想着如何克服障碍,而是试图用各种方式“催眠”自己,让自己“感觉到”很棒、很优越。

正如阿德勒所说,

但是,这种催眠并没有伴随任何实质上的改变,让他感觉到卑微的各种障碍条件依然存在。于是,伴随着进一步的自我欺骗,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焦虑感会愈发增加,自卑感只会越来越重。毕竟,人最无法欺骗的,就是自己。

而这种“不去改变现实环境,只会催眠自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个例——热衷于家庭权威的男性、工作中喜欢被吹捧的领导、生活中总喜欢彰显优越感的人,其实都是在表现着自卑。

而我们也不难猜到,每当他们运用权威的力量、浮夸的语言动作来彰显自己时,他想表达的其实是“如果我不对自己加以强调,我的话就会没有力量,我就不会被别人看重。”

所以,自卑的根源在哪里?并不是简单不够“自信”——我不够好、不够美、不够优秀、不够富有……“自信”只是一种感觉,关键是“信”的落脚点在哪儿——“我”不够相信自己的什么?

了解了阿德勒的“催眠自己以获得优越感”的理论,我们就能明白:真正自卑的人,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环境、移除障碍、解决现实问题。

所以他犹豫、退缩、停滞……不管他以何种方式扮演者自己的强大,真相就是:他并没有在改变的路上迈出任何步伐。

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愤怒、伤心……但是发现并承认自卑,并不容易。

自卑并不是一项非常“显性”、很容易被发现的特质,不管是用语言询问,还是通过行为观察,我们都很难判定他人是不是自卑。甚至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自卑也并不自知。

正如阿德勒所言:卑微感有成千上万种表现形式,那么有哪几种“隐性”的自卑,最值得我们重视?

他们“自卑语言”为:必须要把自己打造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别人才不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卑微感,才会认同自己的重要性。

在2019年的今天,“妈妈”是一个特别容易焦虑的群体:若成为全职妈妈、全身心照顾孩子,会担心自己没有社会价值、被社会抛弃;若成为职场妈妈、将照顾孩子的任务分摊给其他家人,又担心自己做母亲不够称职、愧对孩子……

总之,不管怎样,很少有妈妈信心满满的说:不管我怎么选择、怎么做,我都是最棒的。

问题出在哪儿?就是妈妈们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

为什么我们不敢大大方方承认,我就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没有三头六臂、特殊功能,我的时间没有48小时也无法让时间静止;面对孩子,我也可能笨手笨脚、把牛奶打翻、让孩子跌倒;产后复出工作,我就是不能一心二用、同时把家庭和工作兼顾好……

“我就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多的事情,我在努力工作、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强烈地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支持”——有多少焦头烂额的“超人”妈妈,敢理直气壮地喊出这些话?

越是试图表现出无所不能的人,越是在用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存在感——她并不是真的“举重若轻”,只是咬牙撑着不敢放下,一旦放下就会泄了元气、现出“元神”,而这个“元神”,是一个孤立无援、极度渴望无条件的关爱、却又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关爱的自己——这种心态,才是真正的自卑。

愤怒是一种力量,愤怒的人通常也会使人感觉到很可怕,很强大。所以,在世人常规的认知里,一个敢像狮子一样愤怒咆哮的人,怎么可能是自卑的人呢?

但事实上,能控制住的“愤怒”才是力量;而控制不住的“愤怒”,代表着的恰恰是巨大的“恐惧”

当你意识到你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无能为力时,你会流泪,会愤怒,会歇斯底里,但是无论何种表达,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终于发现,你并不具备自己期望中的那种能力;你,高估了自己。

想一想,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内心会感觉会愤怒?

是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总被亲戚们问到学习成绩时;一个努力工作、只拿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小伙子却被丈母娘催着在大城市买房时;是你本来就在加班,但是领导又塞过来一大堆限时完成的任务时;还有,你试图讲道理解决争端,对方却直接开始“国骂”时……

以上的情况一定会产生愤怒吗?不是的。

当你觉得成绩的提高不是问题、买房不是问题、完成工作不是问题、解决争端不是问题时你就不会愤怒,因为问题都在你能力范围之内;只有当你发现别人问到的真的是问题——不仅当下解决不了、未来也可能解决不了时才会真正失控。

愤怒不是因为别人的无礼刺痛了你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这种无礼唤醒了你的自卑——哪怕你嘴巴上、行为上在抗拒,但是内心却不得不承认,我,真的做不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愤怒,都是在生气自己的无能。

是不是只要承认了自己的弱小和无能为力,是不是就代表了勇敢?

阿德勒提出了否认了这种观点,他说:

也就是说,哪怕是示弱,也可能只是一种策略而已,目的都是一样,即:不必努力改变环境即可获得优越感。

而这样“流泪的抑郁者”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早有典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便是最好的例子。

诸多“红学”分析者都认为:林黛玉虽然容貌绝美且极其富有才华,但是内心却极度敏感而自卑;试想,在贾府深宅之中,若没有整日的哭哭啼啼、一身娇弱病态,又如何引得贾母、宝玉、凤姐等人的关注与重视?

眼泪、弱小甚至病态就是黛玉的“护身符”,虽然她的身体素质也确实不如探春、湘云等那样强健,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她并不认为一个自然、正常、健康的自己会在贾府得到真正的瞩目。所以,她越高傲越孤寂,其实就越自卑。

要如何,才能从自卑走向卓越?关键在于三点:你要看到自己的自卑,要找到正确实现路径,要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

前文提到过,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自卑是不自知的。

你愤怒,你会以为真的是这件事件特别糟糕,自己理所应当的应该愤怒;你抑郁,是真的觉得自己太可怜了,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点安慰和依靠;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是因为你坚信人要不断的追求卓越、做到最好,这样的人生才真正有价值。

可是,如果这些认知本身有问题呢?

离离便是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她在工作中是“工作狂”,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他人,在生活中中同样是一个“超人妈妈”,孩子的衣食住行、健康、体能、文化、游戏、心理发展,全是她一肩挑。

就这样,她还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总想再逼自己一把,把所有事情做的更好。

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认知?在一次崩溃后的痛哭后,离离终于想起:自己追求卓越的动机其实在于父亲。

小时候离离与父亲的关系并不好,在一次次与父亲的对抗中,离离一方面感受到的是弱小和无能的痛苦,她认为只有自己更强大才能赢得战争;另一方面,她感受到的深深的自卑与自我怀疑:

为什么我的父亲不可以全身心的爱我、支持我,是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坏孩子、不够优秀、不讨人喜欢?

这个错误的认知在离离心中生根发芽,一直到成年之后,离离都坚信:不优秀的人是不值得被爱的,不强大的人是一定会被欺负的;而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不优秀也不强大的人,所以要一直拼了命的追求完美。

发现了这些,离离顿时明白了自己的可笑——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追求完美的动机竟然是因为自卑,一直以为这原本就是正确的路呢。


但是这种自卑,是不是真的因为自己不够好、太糟糕?

不。已经成年的离离在内心清晰地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她不再是那个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判定自己价值的小孩,此刻,她非常清楚的相信:

我值得被关爱、被尊重,而这种“值得”,并不需要用“最优秀”、“最棒的”结果来证明——哪怕我很普通很平凡,我一样值得被爱。

由此,埋藏多年的自卑,在被“清楚的看见”后,犹如黑暗中的鬼魅,在阳光下瞬间消失无形。

面对生命中追求卓越的目标,你是在用何种方式进行努力?阿德勒曾经讲过一个关于“梯子”的故事:

一个孩子搬了一把梯子来到教室,并爬上去坐在了黑板上沿。所有看到这个孩子的人都在想:“他一定是疯了”——没有人明白梯子的作用,以及他为什么要爬上去,坐在这个不该坐的位置上。

可是如果大家能明白孩子的想法是“如果身体的位置不比别人高,我就会觉得自卑。只有坐在这里我才能俯视全班,我才感觉到安全”,那么大家会不会理解孩子的行为?

所以阿德勒说,这个孩子只是通过一个有效的途径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这个行为是正确的,他确实能通过梯子这个工具达到“高”的目标;但是路径不对——能让他免于自卑的“高”,并不是位置上的“高”,而应该是心理上的“高”,能力上的“高”。

可以想象,如果孩子没有寻找到正确的实现“高”路径,即便我们把他从梯子上劝下来,他或许会再搬把椅子;把椅子拿走,他还可以再跳起来、扒住,用力的攀上去。总之,只有改变他的努力的路径,习惯和态度才会真正的改变。

所以,阿德勒说: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阿德勒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一定要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合作;缺乏合作的个体,生命必然会误入歧途。

在探讨人类的卑微感时,阿德勒也说:

这一个观点是不是颠覆常识?但细细想来,却是真理——越是自信的人越是敢于求助他人,通过合作的方式达成目标;而自卑的人却是唯恐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总想自己独自一人完成,哪怕过程中正在遭受挫折。

所以,在工作中,你敢不敢随时跟领导汇报进度、积极提出自己的不足?

在家庭中,你敢不敢跟伴侣说“亲爱的这个我并不擅长、我需要你的帮助”?

在朋友面前,你是哪个经常发起集体活动、主动参与完成任务的人,还是被动的守候者、等待者?

正如阿德勒说,人类是地球上最弱小的生物,我们没有狮子和猩猩那么强壮,无法像很多动物那样独立地面对生存问题;有些动物也通过连接的形式来弥补自身的弱小(如蚂蚁、蜜蜂等),但是人类,却是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动作都需要更多种类、更有深度的合作。

因此,弱小,并不是我们自卑的原因;只要我们能够学会合作,就能找到改变环境、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到达自身渴望的“卓越”的终点。

让我们再回到开篇的话题:你自卑吗?你追求卓越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否走在了通往了卓越目标的正确路径上?

如果对于这三个问题都能给出清晰、肯定的回答,那么恭喜你,“卑微感”一词将不会是你前行途中的阻碍,而是化为了另一种高贵的品质:自谦。

一个“自谦”的人,明白自己的渺小与脆弱,这是他对周遭的一切事物保持“谦和”的原因;但是同时他知道如何通过合作去解决问题、改变环境,而不会陷入自卑,并试图获得“虚假的优越感”。

而这种心态,才是我们获得踏实的幸福与成功的根本。

而这,就是《自卑与超越》全书的精髓:人生来渺小脆弱,但是学会合作,我们依然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实现卓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