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西北方言文献研究
作者简介
莫超,兰州城市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甘肃高师学报》主编,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社科联合会委员,甘肃省语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语言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甘肃省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汉语方言学、古典文献学,著有《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兰州方言词典》《西北方言文献研究》《现代汉语教学指导书》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方言文献研究”及国家重大项目子项目多项,获甘肃省“园丁奖”及甘肃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多次。
内容简介
目录
绪论
上编 古代西北方言文献述要
第一章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北方言文献
第一节 扬雄《方言》中记载的西北方言
第二节 《说文解字》中记载的西北方言
第三节 汉代史籍及各种注疏文献中的西北方言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的西北方言
第二章 隋唐宋元明时期的西北方言文献
第一节 韵书及释家音义中的西北方言
第二节 王梵志诗歌中的西北方言
第三节 敦煌文献中的西北方言
第四节 隋唐宋元明注疏文献中的西北方言
第五节 元曲中的西北方言
中编 近代西北方言文献述要
第三章 近代西北方言研究之专著
第一节 张澍的《秦音》
第二节 李鼎超的《陇右方言》
第三节 李恭的《陇右方言发微》
第四节 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
第五节 张慎仪《蜀方言》中的西北方言
第六节 慕少堂的《甘宁青方言录》
第七节 范紫东《关西方言钩沉》
第八节 章太炎《新方言》中记载的西北方言
第九节 散见于其他文献中的近代西北方言
第四章 近代西北方志中的方言文献
第一节 含西北方言的方志文献概说
第二节 清代《陕西通志》中记载的方言
第三节 清代陕西县(州)志中记录的方言举例
第四节 清代《甘肃新通志》中记载的方言
第五节 《西和县新志》与《重修皋兰县志》中的方言
第六节 民国期间陕西地方志中的方言举要——《洛川县志》
第七节 民国期间甘肃地方志中的方言举要——《甘肃通志稿》
下编 西北方言文献的价值
第五章 西北方言文献的语言学价值
第一节 西北方言文献所反映的普通语言观
第二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语音学价值
第三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词汇学价值
第四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语法学价值
第五节 西北方言文献中记录的“俗字”
第六章 西北方言文献的特点与训诂学价值
第一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特点
第二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训诂学价值
第七章 西北方言文献的民族学与民俗学价值
第一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民族学价值
第二节 西北方言文献的民俗学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陇右方言》的语言学价值
附录二 近代西北方志方言文献中的代词
附录三 部分书影
精彩书摘
徐通锵先生说:“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方言和亲属语言的材料,一是文字、文献的材料。前者是现在的活材料,后者是反映历史发展状况的死材料。”“要建立有史时期的汉语语音史,不仅需要运用文字、文献所反映的死材料,而且还需要运用方言和亲属语言的活材料,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出现新的面貌。高本汉关于汉语音韵的研究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西北方言文献研究》采用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方言文献所反映的不同时段(时间)为纬,以其所反映的不同地域(空间)为经,尽量做到“纵不断线,横不疏漏”,并参照现时方言,将死材料与活材料结合起来。依照时间之“纬”,本研究将西北方言文献分为早期(汉魏晋南北朝)方言文献、中期(隋唐宋元明)方言文献、近代(清代民国)方言文献,具体再按类编排;依照空间之“经”,将西北方言文献分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方言文献,其内部再根据具体地域联属情况分别,以便比较。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西北方言文献的钩沉、梳理、比较,找出不同文献材料的特点,然后,从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民俗学等角度评价西北方言文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