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封龙山颂》封龙山碑

封龙山碑,始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十月。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封龙山碑,出土较晚,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为元氏知县刘宝楠(字念楼)访得,乃命工运置城内薛文清祠之东厢。运工恶其重,欲自碑阴凿分两段起运,不料竟裂为三,下落不明。有拓本传世,现藏北京图书馆,拓本卷轴长1.60米,宽O.93米,拓本长1.58米,宽0.86米。

清方朔《枕经金石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

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宋郑樵《通志·金石略》已见著录,但不见当时拓本。世传旧拓本有初拓未断本和断后拓本两类。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封龙山碑》:“字画较细,但纤而能厚,书风豪迈开展,是著名的汉隶碑刻之一。'

杨守敬《评碑记》说:“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是研究汉代书法和历史以及封龙山祀典的宝贵资料,也是学习隶书的极好范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