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改变中国,从北京到承德,为什么上朝迟到的官员都家有钟表的

钟表、时间、纪元,这些在现代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事情,曾经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公元纪年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国带向了世界。

傅恒和魏璎珞

1.

大家还都记得宫斗剧《延禧攻略》,孝贤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恒少年英俊,文韬武略,深受乾隆还皇帝器重,也赢得了很多女人的心,包括魏璎珞。

可就是这样受皇帝器重、受女人喜欢的人,上班居然迟到了!

历史上富察傅恒确有其人,是乾隆朝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皇帝的亲小舅子,他而立之年就位登首辅,出将入相,为乾隆皇帝操劳国家大事。

当时,军机处有个秘书叫赵翼,小时候是神童,因为文采出众,进士落第还能进军机处,深得刘统勋、汪文敦、傅恒等名臣的器重。

赵翼家穷,其实,每个草根出身的人在三十岁左右都是最穷困的时候。那一年赵翼二十九岁,寒冬腊月的早晨,赵翼值班,头上的貂皮帽子已经戴了三年了,“毛皆缩如猬”。

傅恒也在值班,他把赵翼叫到室内,从怀里掏出五十两黄金给他,让他买顶新帽子过年。

避暑山庄博物馆藏品

傅恒家族显赫,位高权重,用度奢华,出手大方。拿现在的话来说,有钱、任性,生活时尚,那个时候,他家就有当时最奢侈的物品——钟表。

当时,自鸣钟、时辰表都来自西洋,对一般官员来说,家里有一个钟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在傅恒家里却显得非常普通,他家里每个房间都有钟表,每个仆人身上都戴着一个,因为没有收音机固定报时,所以,需要仆人们互相对时间。

可就是这样,傅恒还是上班迟到了。

赵翼这样记载:“一日御门之期,公表尚未及时刻,方从容入值,而上已久坐,乃惶悚无地,叩首阶陛,惊惧不安者累日”。(《檐曝杂记》)

这是乾隆二十年的事。

赵翼还说了当时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上班迟到的,都是家里有钟表的,没有钟表靠着原始方式日晷、沙漏和香烛计时的大臣却没有迟到的,“钟表亦须常修理,否则其中金线或有缓急,辄少差。故朝臣之有钟表者,转误期会,而不误者皆无钟表也”

落后的打败先进的事儿真的有!

避暑山庄博物馆钟表馆

2.

“滴、滴、滴、咚——,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八点整”。

很多人都熟悉这个声音。

“北京时间”是北京时区的标准时间。机械表的年代,每当从收音机和大喇叭里听到播音员报时,有钟表的人都会看看自己的钟表。

钟表走快了的时候少,走慢了的时候多。

所以,有的人有急事要办时,怕误了时间,故意把钟表往快了调一点,免得像傅恒那样耽误事。

紫禁城交泰殿(网络图片)

乾隆时期,还没有确定北京时间,当时紫禁城确定的标准时间,是交泰殿里的大自鸣钟所指示的时间。交泰殿有三间殿,东边是传统的刻漏一座,早就不用了。西间钟一座,高大如之,蹑梯而上,起钥上弦,一月后再启之,积数十年无少差。声远直达前清门外。文襄每闻午正钟,必呼同值曰:表可上弦矣。(沈初《西清笔记》)

交泰殿里的自鸣钟高六米,是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即便是现在看来,交泰店里这个自鸣钟也是非常先进的了,一个月上一次发条就可以了,你现在戴的手表都不一定能行。

文襄是乾隆宠臣于敏中,江苏金坛人,乾隆重臣,他任《四库全书》正总裁,领导了《四库全书》的编辑完成。他任军机大臣近二十年,堪称乾隆时力秉钧轴的重臣之一。这样高层次的领导,每天将怀表放在砚台边上,看着表针起草奏章。在军机处值班时,每当听到交泰殿大自鸣钟响起时,就提醒一同值班的人给表上弦。

在一定意义上说,交泰殿时间就是当时的北京时间。

可是,在那个时候,乾隆皇帝每年要有半年时间在承德办公,承德的北京时间怎么办?

承德避暑山庄老照片

3.

八月的承德,游人如织,鸟语花香,避暑山庄博物馆几个展厅整修一新,以非常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海内外的游客和专家学者。众多承德文保专家每天忙碌于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之中。

钟表馆位于澹泊敬诚东侧,几十架富丽堂皇的钟表展示其中。这些钟表精美程度与皇宫一致,质量高,品相好。

避暑山庄博物馆钟表馆藏品局部:

六个小人儿敲击报时

乾隆二十年,也就是赵翼进入军机处做秘书的时候,正是避暑山庄大规模扩建之年,这一年,对丽正门进行了改造之后,对澹泊敬诚殿进行楠木改造,修建了普宁寺,在处理一系列的民族和外交事务的时候,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增设富丽堂皇的陈设品,当时最贵重的陈设品——钟表,源源不断的从北京运往承德。

同时,也把北京时间运到了承德,而时间的运输,是皇帝亲自进行的。

避暑山庄起用后,清帝每一年都要在北京和承德之间移动,到热河出巡随侍的钟表一般都是“架子钟二座,小钟表二十件”,搬运的过程中,用木箱装运,辅之以棉花、粗黄布垫子等,这样,尽可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至损坏。

钟表都是损耗品,所谓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钟表来说好像不成立,这玩意爱坏。为确保钟表准确报时,外国专家早就在宫廷里了,这件事情是在乾隆皇帝八十三岁大寿,英国使者马噶尔尼来华时体现出来的。

马嘎尔尼在避暑山庄给乾隆祝寿

4.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皇帝八十三岁寿辰,英国人马嘎尔尼带着礼物,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借着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想打开中国的通商大门。

“在英国人带的六百箱礼物中,有一件最能代表英国现代化水平的天文地理音乐钟,这是一架复合天文计时器,它不仅能随时报告月份、日期和钟点,而且还可应用于了解宇宙,告诉人们地球只是茫茫的宇宙中的一个微小部分。礼品中还有一个八音钟,除计时报刻外,还能奏出12只古老的英国曲子,是由伦敦机械师乔治克拉克制造的,当时价格非常昂贵。”(蒋秀丹《避暑山庄钟概述》)

中国人送礼时都会故意贬低自己的礼品价值,“小意思,不成敬意,不值几个钱”,这都是送礼人的谦卑的话语,以此来抬高对方的身价。

可惜,英国人不了解中国人的送礼习惯,马嘎尔尼的礼单上除了详细介绍钟表的功用外,还特别说明其从古迄今未有、巧妙独绝,利益甚多,于西洋各国为上等器物。

避暑山庄博物馆藏品

乾隆皇帝一定要在气势上压过洋鬼子,他亲自授意负责接待的长芦盐运使徵瑞,在闲聊时向马嘎尔尼告知:“至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为证实所言不虚,下旨当天从北京皇宫和圆明园陈设中挑选钟表过来,把养心殿和宁寿宫的都运过来了,同时,“通晓天文日月星宿地理,并能修理钟表上好西洋人带几名前来热河”(《清宫热河档案》)

马嘎尔尼的一系列外交,通过和和珅、徵瑞、福康安等人的接触,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大臣们,比皇帝更坚持中国居于其他国家之上的这种过时的陈旧观点”

滴漏和日晷

5.

没有通过谈判开放的口岸和市场,被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各国的钟表如潮水一般涌进了中国市场,价格也越来越低,普通民众也都能得到与之消费能力相适应的钟表,西方的时间观念强烈的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同时,与时、分、秒一起进入中国的还有公元纪年。

纪年方式改变中国历史。

避暑山庄慈禧居所,桌上有钟表

中国传统纪年是王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法,皇帝的名号放在首位。这种纪年本身就有很强的政治性,皇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年号。这种纪年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受到内部因素驱动的独立于世界的区域,基本可以忽略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外部世界发生的事件,这是中国传统天朝上国理念和华夏中心意识的反映。

暑期的避暑山庄,每周末都有皇帝表演

到了清末,中国经历了一个时间意识的重要转变,基督教纪年法作为一种世界时间观念已得到了学界的普遍接受,这种时间观念的交融,让中国人调整了时间坐标,将中国纳入到了整个世界体系当中,

此时,中国成了世界的一部分。

计时改变了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