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用有限的意志力,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他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这些方法还要求你按照某一特定的模型筹划一项工作,培养习惯,以确保每一次联系开始之前保持高度专注。最后你需要选定你的哲学,将深度工作融入你的职业工作当中。
作者通过大量的试验像我们论证了,其实我们的意志力不是无限的,不是说我们的意志力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能够坚持下去。举个例子,早起看书,其实就是和我们大脑的想要睡觉的欲望进行抗争,但实际上真正培养自己早起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也会被自己的现实生活所限制。
针对作者说的案例,可能对我们来说距离有点远, 没有那么深入的感觉。不妨大家可以想一下,休息日的努力学习是不是最难做到,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意志力不行,而是我们的大脑在一周的劳动下,已经变得疲惫不堪,然后意志力已经用完了,所有有时候就算我们再努力,也早起不了。这也就是我跟大家提过的不要跟自己的身体、大脑对抗,我们基本没有胜算。
作者最后提出了哲学这一个词,其实就是让我们从哲学上面,认识到深度工作,并把深度工作融入我们的职业工作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这种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禁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
这种清晰的状态使他们能够排除纷杂的浮浅关注点,而这些浮浅关注点恰恰是那些在工作世界中价值定位复杂化之人的梦魇。
作者发现,禁欲主义的追随者判定个人对世界价值的明晰性,往往会触及那些对信息经济贡献的判定更加复杂之人的痛楚。因此,使用禁欲主义哲学的个人是有限的。
如果你属于这个群体——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你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种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或许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决定你完成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还是能为后人所铭记的职业生涯。
其实咱们来简单概括一下作者的禁欲主义哲学,用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来说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样的群体其实属于极少数人,或者是某些天才,他们对于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他们一个人就抵我们很多人的努力,所以当他们选择一个地方进入深度工作,那么就决定了他们的努力必定为后人所铭记。
这个哲学其实我也并不提倡,或者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我根本找不到一个世外桃源,让你完完全全投入深度工作当中,然后你的个人价值也没有能够非常明晰,所以咱不提倡。
双峰哲学的深度工作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
比如,按周划分的话,你可以每周4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同样的,如果按年划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很多做学术的人都在夏季或休假期间完成)。
双峰哲学认为深度工作可以得到极端的产出,但只有主体在这项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真正的突破会在这种状态下出现)方可实现。
这也是在这种哲学下深度工作的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的原因。早上安排几小时的时间实在太短,对于一个这种方式的信徒而言根本算不上深度工作。同时,双峰哲学特别适用于那些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
相信大家通过对比禁欲哲学,就能更明白双峰哲学的意思,双峰哲学并不像禁欲哲学那么彻底,它可能根据我们的工作区划分什么时候是深度工作,什么时候是浮浅工作。
或者根据我们的工作类型选择工作的状态,如写论文就需要我们好几天的深度工作,但是日常项目对接,就是浮浅工作。
冬哥比较建议大家采取双峰工作,但是如果你本来的工作并不是高度知识密集型的话,那其实双峰工作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换言之,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
链条法是节奏哲学深度工作日程安排的典型例子,因为这种方法结合了一种简单的启发式调度(每天都要做这项工作)和一种提醒你做这项工作的简单方法:日历上的大红X。
实施节奏哲学的另外一种常见方式是拿掉链条法中的视觉辅助工具,转而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恰如视觉工具提醒工作进展可以降低进入深度状态的门槛,剔除诸如每天何时工作等最简单的日程安排决定,也可以降低这种门槛。
其实这种深度工作日程安排,其实就像我们每天做规划,然后完成规划,最后打大红叉或者打钩。这种就是我们的节奏哲学,找到属于我们深度工作的节奏,它与双峰哲学对比,其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密度,同时自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去做自己节奏的安排。
节奏哲学普遍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但是他的核心观点是,找到一个启动时间,减低我们特意准备意志力的门槛,使得我们能够快速进入深度工作,并且最终降低我们意志力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的手段,其实是在自己最精神的时候做最需要深度工作的工作。
新闻记者哲学是指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正如作者在本准则的开头所述,使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的能力并非自然得来。未经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
其实这个哲学应该比节奏哲学更加复杂,但是却能够应对我们烦乱的生活。比如同事的邮件打扰,客户的咨询,家人的陪伴等等,其实越发难找到一个时间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针对新闻记者哲学,建议大家去训练,将自己很大的一块深度工作的产出,在自己心中拆分成各个小块,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进入深度工作,最后完成产出。
举个例子,比如我写一遍公众号文章,其实经常会被家里人打断,但是我会将整篇文章拆成若干个部分,每一次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个部分,并且这个产出是相当的有质量保证的。最后你就能看到我的每一篇文章。
最后能给我们的建议就是分析自己的工作,寻找适合自己的哲学,投入深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