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与失眠
黄贵生老师在欧洲传播古中医
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笔课: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黄贵生:“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天亮的时候,阳气沿着阳跷脉盛于目,眼睛就张开了,人也就醒了;天黑的时候,阳跷脉的阳气往下降,阴跷脉的阴气往上盛于目,眼睛闭上,人也就入睡了。
所以阴跷脉,阳跷脉主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好坏。晚上睡不好,是阳跷脉气盛。白天没有精神,老想着睡觉,阴跷脉的气盛。
所以我们临床上治不寐,泻阳跷脉,补阴跷脉。反之,补阳跷脉,泻阴跷脉。阳跷脉的申脉,阴跷脉的照海,是调节阴阳跷脉的大穴。
但是很多人都不用申脉照海治失眠,为什么呢?因为用这两个穴位治疗失眠没有效果。我相信很多用过这两个穴位治疗失眠的人都有这个体会的。原因有两个:
一 是申脉和照海的定位找不对。穴位都找不对了,刺入穴位当然没有效果。
二 是补泻手法不到位。
既找不准穴位,补泻手法也不好。当然也就治不好病。
动态循经摸穴,是古派针灸里头的特点。学摸穴,从书本上的静态图上去学,不容易。
《針灸大成》是这样说的:“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即外踝下緣正中凹陷處。
赤白肉下是空的,没有软骨,前后也没有筋,所以现代针灸书上定位的申脉在赤白肉际,不符合古法。
怎么找到这个左右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的凹陷处。这个是古派针灸里头的动态循经摸穴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