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权卫生室中医小验七则
中医书友会第265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中医书友会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书友会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I导读:卫生室的病种,五花八门,一起看看辨证治疗思路。(编辑/千诚)
卫生室的中医小验七则
作者/王彦权
四味小方疗心悸
昨天下午看一病人,女,58岁,自述前几日因生气引起,心中惊恐不安、心慌,晚上加重,影响睡眠,伴见面暗,脉紧。
处方:桂枝20g,甘草20g,牡蛎40g,大枣6枚。五剂。水煎服。
疗效:服上方一顿,今早病人打来电话,昨夜睡眠甚好,心惊心慌消失。
按语:此病人,心中悸动不安,面暗,脉紧,从方证看,典型桂枝甘草证,病机为思虑过度,阳气被伤,心阳不振,温煦失司,故以桂枝甘草汤振奋心阳为君;面暗,一方面因阳虚寒凝血瘀,另一方面,气血不足之象,故加大枣,养血扶正为臣;加牡蛎一味,引阳入阴、镇惊安神佐助之。全方药虽四味,但阴阳兼顾,正对病机,故取佳效。
从阴阳立论,四张经方疗心悸
孙某,男,顺帝庙人,2020年11月27日来诊,心慌日久,严重时心率110次/分钟,有冠心病史,身无力,阵发怕冷,面黄暗,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弦。
处方: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8g,桂枝15g,甘草10g,附子8g(久煎),干姜8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0g,川芎8g,大枣6枚。七剂。
疗效:服上方七剂,病人于2020年12月4日复诊,反映此方疗效明显,服后心慌消失,身体也有劲多啦,观其精神饱满,面色明显转红润,守方又开七剂,巩固疗效。
按语:此病人,面黄又暗,结合身无力,脉沉细,虚证无疑,面黄、脉细,阴血不足,身无力、面暗、怕冷、脉沉,阳气衰败,故阴阳俱不足为其根本;结合主证心慌,生脉饮益气养阴、桂枝甘草汤四逆汤扶阳,共同定悸,面黄暗、舌质暗,血虚兼瘀,故佐四物汤,养血活血佐助之。四方之中,四物生脉滋阴,四逆桂甘扶阳,阴阳兼顾,故收显效。
心肌炎的中医治验
十天前看一亲戚,女,49岁,患心肌炎数月,见床想躺,见沙发想靠,身极无力,胸闷,有吸不透气感,口干,便溏,脉沉。
处方:黄芪20g,桔梗10g,知母10g,升麻5g,柴胡5g,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8g,附子8g(久煎),干姜8g,甘草10g,大枣8枚。十剂。
服上方十剂,病人于2020年11月30日复诊,身已有力,胸闷缓解,诸证大轻。
按语:此病之辨,首辨虚实,久病脉沉,身无力,光想躺,虚证无疑;再辨阴阳,身无力、嗜卧,阳虚,口干,阴津也不足,阴阳俱不足;三辨方证,胸闷、有吸不透气感,胸中大气不足、下陷之升陷汤证,口干,结合心肌炎史(曾有心悸),气阴不足之生脉饮证,身无力、嗜卧、脉沉、便溏,太阴少阴合病之四逆汤证。故三方合方,因方证对应,故取佳效。
老年痰多吐不利,方证对应效神奇
两月前,看一大伯,79岁,山西人,痰喘日久,曾去北京就诊,无功而返,痰吐不利,吐痰时得让家人帮忙,痰黏得拽多长才能拉出,伴口干、便干,有时胡说,舌红,脉弦。
思辨:急则治其标,老年人最怕又痰,痰多且黏,最易堵塞气道,危及生命,故化痰排痰为第一重要;口干、便干、舌红、脉弦,实证明显,故以攻为主,方选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肺与大肠相表里,又选小陷胸汤宣白承气汤,化痰、通腑、泄热,千金苇茎汤桔梗甘草汤强力排痰,不可不用;如果是年轻人,上方直接猛攻即可,好不该年老久病之人,正气也得兼顾,用啥方?四君子汤加熟地,健脾益肾,用四君顾正气,兼以绝其生痰之源,用熟地,补肾纳气,又可填补肾水,防驱痰药伤及津液。
处方: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30g,甘草12g,栝蒌20g,黄连5g,半夏15g,冬瓜仁20g,薏苡仁20g,桔梗10g,大黄8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熟地15g,大枣8枚。
疗效:上方服上即效,随证加减,服药一月余,病人于2020年11月29日又来复诊,痰鸣音已消失,胡说、口干、便干已愈,痰也少了八成,守方加减继续巩固治疗。
耳聋耳鸣案
李某,女,48岁,山西宁武人,2020年10月7日来诊,左耳聋、耳鸣十几年,右耳聋、耳鸣一年,头晕,恶心,休息不好,怕热,面色暗,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
思辨:头晕,恶心,吴茱萸汤证;休息不好,怕热,面暗,舌暗,瘀热互结之血府逐瘀汤证。
合证合方,处方:吴茱萸8g,党参15g,甘草15g,干姜6g,柴胡15g,当归10g,生地15g,红花5g,牛膝10g,川芎18g,赤芍10g,枳壳10g,牡蛎60g,大枣6枚。
疗效:服上方七剂,疗效甚好,头晕恶心消失,耳朵已听见,并能和人正常交流。
按语:此病之辨,首辨方证,头晕恶心,吴茱萸汤证明显,此方不仅对头晕恶心疗效明显,而且破阴通阳,对寒邪侵袭、窍道不利之耳聋也有佳效;失眠、怕热、面暗、舌暗,内有瘀热,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安神定志,方中生地又可滋肾水(肾开窍于耳),川芎活血开窍,柴胡疏肝理气,牛膝引热下行,个人认为此四味补肾水、疏肝、活血、清热,对耳聋也有兼顾。方证对应,合证合方,方子又处处顾及主证(耳聋),故取佳效。
尿浊案一则
王某,女,76岁,庞村镇人,2020年6月2日来诊,自述尿液混浊一月余,服西药不效,伴口咸、稍咳嗽、大便略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处方:肉桂3g,附子6g,生熟地各15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杏仁10g,甘草10g,大枣6枚。五剂。
病人反映,这药效果明显,药服完,诸证消失。
按语:肾为水脏,司开合,主二便,对应五味为咸,肾气不足,二便不调,清浊不分故尿浊,肾精不足,故口咸,肾不纳气,则咳,肾阴不足,失却濡润,则便干。故以肾气丸为主方,滋补肾阴,温补肾阳,肾气强壮,清浊分,故尿浊愈。
小朋友的笑,是对中医的认可,更是对中医人的鼓励
十天前接诊一病人,是一个12岁的小朋友,从伊川县来的,孩子坐在诊桌前,一脸的不舒坦,其母亲讲,孩子已头晕半年,半年前感冒二周后开始头晕,刚开始只晚上晕,百法不效,在一三甲医院怀疑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经手术后,头晕不仅不轻,又变成了昼夜都晕,兼见入睡困难,心烦起急,怕冷,口不干,便溏,脸发烘,舌红,苔薄白,脉弦。
说实话,这病不难看,只不过从西医视角,无从下手,我可不是说西医不行,中西医各有优势,很多时侯,互相替代不了,在这种病上,中医优势明显。咱分析一下,主证头晕,治头晕,首选方子苓桂术甘汤,咱先看小孩适合这方不适合?怕冷,有感冒史,有寒,桂枝证,便溏、口不干,有脾虚,有水湿,茯苓白术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有啦;咱再看下一组症状,入睡难、脸发烘、心烦起急、脉弦,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睡不着觉、心烦、脸烘、脉弦,心肝火旺,火气太旺,阳入不了阴,再结合病久血瘀,主证又为头晕,咱得寻一个方,把几方面都兼顾住,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堪当此任,即可理气解郁(气郁会化火),又可养阴清热(补水降火、平衡阴阳),活血化淤(治头晕),此方还有一功效,对顽固失眠作用明显,人睡好啦,头晕的机率就大大降低啦,至于心烦重,加点栀子,降降心火,便溏,少佐干姜,又是一平调阴阳组合,再加点牡蛎,引阳入阴安神⋯⋯
方子我就不写啦,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干姜栀子牡蛎,方子服了十天,2020年12月4日,小孩又来啦,一见面,害羞的笑啦,我问:“小伙子,感觉啥样?”答:“美多啦。”又问:“能好一半不能?”小孩又答:“一半不止。”说话间,面带微笑,表情轻松….…
小朋友的笑,是对中医的认可,更是对中医人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