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风雨兼程,“十三行国医馆”如何打破藩篱成为广州的“中医名片”?

第 117 

踏踏实实做好现在,才有资本谈未来。

■ 医馆界

要说中医的发展,广州不得不榜上提名,地域文化的底蕴,人才辈出的天然优势,让广州的中医文化一度在岭南地区乃至全国闻名遐迩。中医馆,也因此拔地而起。

很凑巧,2005年的今天,广州市十三行国医馆正式试业。12年的风雨兼程,经历过亏损和搬迁,从每日数十人的门诊量到如今数百人的常态,从鲜为人知到成为广州的“中医名片”,但始终未变的创馆动力——“发扬国学、造福人类”一直扎根在每个国医馆人的心里。

1

走在中医界前列,试行多点执业

“开业前五年,每年都在亏损。但初衷不忘,使我坚持不懈,一直奋斗在为病患排忧解难的战线上!”,江振颐说。

目前中医馆并没有太多可借鉴的成熟模式,12年前则更没有。创馆初期,缺少经验、人才和经营理念方向,有幸的是,十三行国医馆得到了广州市多位名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吸纳了知名中医人士成为医馆的骨干力量。

十三行国医馆率先试行多点执业,这一做法,让国医馆在当时走在了中医界之前列。

十三行国医馆旧址

2

乔迁新址,制定发展新战略

受当时政策的影响和医馆自身发展的改革需要,2011年初,十三行国医馆乔迁新址,同时制定了新医馆的发展战略:名院名校出名医,名医出名馆,名馆造名医,相互促进。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做法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中经历的风雨和坎坷,让这个过程显得有点漫长。”江振颐说。

2011年新馆乔迁

立足于民,是国医馆发展的驱动力。为回馈社会、造福患者,建馆以来,十三行国医馆一直坚持到社区义诊,先后一共举办了300多场大小型义诊活动,最大程度的为当地居民服务,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同时每年定期为社区举行“天灸”活动和不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活动。

无论是出于医疗的意义,还是弥补市场教育的不足,十三行国医馆的发展成色和患者口碑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3

“老带新”培养模式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建设。和汉古自给自足式的造血方式不同,十三行国医馆的人才培养采用“老带新”模式,即“老中青的培养”,以省市区名中医为核心,会同刚退休的老中医,带教中青年硕博士。

在此基础上,十三行国医馆逐渐走上正轨并声誉外扬。2011年,十三行国医馆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为其第一个没有住院部的教学临床基地。双方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与交流。

201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授十三行国医馆为大学教学基地揭牌

因此,十三行国医馆很多专家都是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走出来的,有的还是中医药大学的老师。

在助力十三行国医馆壮大的同时,也为学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随后,十三行国医馆陆续和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食品药品学院合作成立教学基地。双赢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4

走出国门,弘扬国学精髓

除了开医馆,十三行国医馆在弘扬国学文化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2013年,一批热爱中国文化享有盛誉的书画界人士和中医界人士携手创办了“十三行书画院”,由国医大师邓铁涛题写了牌匾。成员中既有卢延光、卢有光、程家焕等著名书画家,又有罗尚武、邝日建、何应伟等著名中医界人士。

国家级演员、十三行书画院顾问黄俊英先生在书画院提字

为更好地发扬国学精髓,十三行国医馆走出国门,与马来西亚同行合作,成立了一家3000多平方的中医馆,让中华文明在异国他乡发光发热。

“以此为起点,我还去台湾、新马泰、新西兰、美国等十多个国家,以医会友,同时把他们引进来,开办临床学习短期班。”江振颐说道。

十三行国医馆马来西亚分馆挂牌成立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十三行国医馆的每天的门诊量保持在数百人,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医生的物质保障、丰富了医生的精神生活。

12年的经营之路,让江振颐感慨颇多,“作为经营者投资者,要懂得善待医生,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医馆的持续发展才得以实现。”

新中医法实施以来,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想转行开医馆,做中医事业。对于成立初期的医馆,如何扎根、赢利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只有在经营模式和经营结构上找到差异,获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医馆才能生存并发展壮大。”江振颐说。

和很多人一样,开多家医馆的想法曾在江振颐的脑海里徘徊,连锁复制还是深耕经营?江振颐选择了后者。“我最终还是觉得,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一个医馆。凭借现时国家扶持中医药事业的政策东风,打造具有十三行国医馆自身特色的运营模式,十三行国医馆还有发展的巨大潜力。”

问起未来十三行国医馆的路要怎么走,江振颐答到:未来就是现在,现在就是未来,踏踏实实做好现在,才有资本谈未来。

I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