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丨邱华栋:侠之大者——《十侠》的写作经验

《十侠》是当代作家邱华栋的最新短篇历史武侠小说集,包括《击衣》《听功》《绳技》等十篇。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讲述了十位各具特点的侠客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叙述各有腔调,或活泼,或苍凉,或清逸,或悲壮,写出了侠的不同侧面。小说把刺客和侠士放在著名的历史事件中,想象历史的细节,赋予人物以温度,复活了侠的精神。

本书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2020年12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了以“侠之大者——《十侠》的写作经验”为主题的新书分享会,会议由韩小蕙主持。现在,我们整理出分享会上邱华栋老师演讲内容的精华部分,以飨读者。

于我而言,练武与写作有种奇妙的关系

我如今写作已经三十多年,十五岁时就写过一本武侠小说,大概有十万字,叫做《碧血侠情录》,听着很像金庸、梁羽声、古龙小说的名字。我十几岁的时候读了很多武侠小说,模仿着他们的风格写了一本。那会儿我正在业余体校武术队练武术,早上练两个小时,晚上练两个小时,每天有四个小时较高强度的训练。我妈说我当时晚上练完回家连饭都吃不下去,因为太累了。所以练武术跟我写作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关系,因为练武术能够让人不断体会到自强仔细的韧劲,写作又能放飞一个人的想象力,放飞创造、塑造一个新奇文学世界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是特别美妙的事情。

说回我写《十侠》这本书。《碧血侠情录》当时投到一些杂志,没有发表,所以武侠梦就中断了,后来我写了一些当代题材、都市题材的作品。最近几年,我突然又萌发了写武侠小说的念头。为什么?有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就是当年教授我武术的老师黄加震。去年我的老师八十大寿。小时候非常苦地练了五六年武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觉得应该献给老师一本书。于是我把当年的手稿拿出来,再一看,写得那么幼稚,放那儿得了,写一本新的吧。

写什么呢?记得前两年我到上海看望黄加震老师,我们二十多年没见面,见面时非常激动。听说我要来,他早早地做了准备,把他练过的各种器械全部拿出来,摆了满满一屋子。我一进黄加震老师的家,一下惊呆了!地上、墙上全是各种兵器,刀、枪、棍、剑,关羽用的大刀都有,还有神镖、九节鞭,什么都有。黄加震老师一件件数给我看,这个当年没练,那个镖练得很差,讲了很多小时候训练的故事。后来我们到他楼下的小院子里又耍了几下,他拿了一把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那个刀非常重,有几十斤,他单手就能把刀在空中横起来,当时2018年他已经79岁。轮到我上去一顿晃,刀砸在自己头上,根本不行。所以师父还是武艺高强。

活动现场

十种兵器、短篇小说与历史语境

写一本书献给老师,这是我最开始的一个想法。但是真下笔的话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我已经从十五岁的少年作家长成五十岁的中年作家。我考虑了一下,中国的武侠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中国的小说是从历史书里找出来的,用学术名词说是“史传传统”。我们看《三国演义》也好,尤其是明代、清代的长篇小说,很多都是从历史演义里长出来的。

武侠小说怎么写?首先,我想应该写一种兵器,但想到黄加震老师的一百多种兵器,神镖、金龙偃月等等,我要不要写十种?兵器和武者之间的关系是我最开始萌发的一个想法。后来我觉得光写兵器太简单了,这个小说肯定比较单薄。金庸的每一部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大的历史语境,比如《倚天屠龙记》是明代的背景,《射雕英雄传》是元代的背景。但是历史武侠小说中,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的招数。想到这一点后,我眼前一亮,我想看看自己如何结合历史的演变,探讨一下中国古代侠客的历史、侠客的精神、侠义的精神,这是第一点。

其次,很多作家写的武侠小说都是长篇,很少有短篇。当然除了《唐传奇》里面有几个,之后明清特别是民国以来的武侠小说都是长篇。民国时期的那些武侠小说大家,《蜀山剑侠传》没写完就已经五六百万字,当代有一些网络作家写的仙侠小说、武侠小说也大都很长。但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写小说,短篇小说恰恰特别能够呈现出你的创作水平、你真正的艺术水准。练武术的人有一句话叫做“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我这两天看唐代的武器,有三四个长枪真的很厉害。但是一寸短一寸险,短剑非常惊险。短篇小说也是这样。所以我决定写一个短篇小说集,同时跟中国的一些历史阶段建立联系。

有了十种兵器的构想,又有短篇小说的写作构想,再加上我把它框定在以历史小说为背景,以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这种方式来写作,基本上确定了写这本书大致的写作范围。

活动现场

以今人眼光审视古人是有意思的

于是首先重读司马迁写的《史记》。《史记》里专门为刺客、侠客、猛士设有一个传——《刺客列传》。里面最有名的就是《荆柯刺秦》,但是多少年以来被文艺家们演义得非常多,我已经不能用了。

我以前读过《刺客列传》的另外一篇讲豫让的故事。豫让为报答主公的恩情去刺杀赵襄子,但几次都没刺成,以至于他后来隐名埋姓,脱离家庭,怕老婆认出他,故意把声音搞哑。有一天卖菜,他老婆看到他说,这人我认识啊,像我老公。结果听他说话发现不是,因为他把自己嗓子搞哑了,为了隐藏起来,报答主公恩情去刺杀主公当年的仇敌。在这篇小说里,我要用当代人的视角来看这个。

豫让第三次刺杀时,赵襄子说,你为了报答主公恩情来刺杀我,我钦佩你是勇士。但另外一方面,我放你两次,我对你也有恩,你还杀不杀我?豫让很为难。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跟赵襄子说,这样行不行,您把您的衣服脱下来,让卫兵拉开,我刺中你的衣服就等于报答主公恩情了。赵襄子说,也对,有道理。就把衣服一脱,让两个卫兵两边一拉。豫让掏出一把短剑刺了三次,算是击中,完成了报答主公的恩情。赵襄子说,我也不杀你,你刺杀我的衣服,这事也就了了,各走各的路。这时豫让在红桥之上自杀而死,因为这对他还是道德难题。

这事很有意思,在我的笔下豫让和赵襄子两个人都变成一种侠士,都变成为某种理想来成就自我的一种侠士,这是我用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待春秋。春秋战国阶段是中华文化青春期的状态,那时中国人活得很有意思,也非常独特。比如《荆柯刺秦》故事里面有一个叫樊於期的人,他听说荆柯要刺秦,就对他说你把我的脑袋带上,当做一个信物呈给秦始皇。这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非常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觉得匪夷所思: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你怎么把头砍下来让荆柯去刺秦?但那时候是中国文化的青春期,青春期都是血气方刚、比较轴的,只想一个事。

我的这部小说集《十侠》,第一篇就叫做《击衣》,就是豫让刺杀赵襄子的“击衣”。从这篇开始一篇篇写下来,每一篇里面都会涉及到某一种武艺。但我不想把小说写得太实了,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把它虚化一点,比如穿墙术、易容术,这些都是传说中的。

《十俠》内页

把传统文化里面的创造性、现代性再生

第二篇《龟息》讲的是乌龟的呼吸。我有一次出国,见到有一种乌龟特别大,大概接近一米五高,脖子也很长,叫陆龟。我就想中国古代文化里的传说,如果人能像乌龟那样控制住呼吸,控制住消耗,是不是就能长生不老。

我写这篇小说也是结合我自己练武术的经验。黄老师教我们武术时练过两种功:盘腿而坐,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面对太阳进行呼吸,把太阳的阳气吸入体内沉入丹田,感觉小腿发热、发麻,叫吸日精法;到晚上月亮升起来,坐在房顶上(我们家当时是平房),又盘腿而坐,把月亮的光华吸入体内,叫做吸月华法。这是练内功的一种功法,无非就是吸日月之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也有这个说法。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我都练过。我的第二篇小说《龟息》基本把秦汉时期,特别是秦朝前后追求长生不老练习功法的文化作为背景写到小说里面。龟息功,当然这是一个传说。

后面,我有一次看到一部纪录片讲几个古代兵器爱好者,他们找到一截汉朝刀具的出土文物,仔细辨认发现它是一把反手刀。这些断刀的刀身上还有几个字——“卫尉梁君造作”。什么叫卫尉?相当于禁军统领。梁君是一个人,造作可能是别人献给他的一把刀。我突然想起来,中汉时期梁姓中当时执掌朝政权力很大的有两位。一位叫梁商,当过宰相,人也特别好。他死后,儿子梁冀作为大将军执掌朝政二十年。“卫尉梁君造作”跟梁冀有什么关系?因为梁冀还有好几个侄子,我查了《后汉书》,梁家势力很大,跟东汉的历史都有关系。我就想象,这把刀就是梁冀大将军的侄子——当时禁军护卫统领用的。在汉朝,中国的冶铁技术非常发达。刚好我又看了一些书,汉代如何制刀。因为写小说一定要注意细节,不能瞎写,虽然总的来讲是虚构,但是你写到造一把刀的时候,就得好好写怎么造的这把刀。所以以东汉为背景的这篇小说叫《刀铭》,就是刀上的铭刻。

再往后,有一次我读《忽必烈传》,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忽必烈曾经召聚一次佛道之争。那个争辩的场景很有意思,我们看到武侠小说写到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华山论剑,这一派出来,那一派出来,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两种或几种武术门派打架。还有一次我逛公园,看到有几个人在玩绳子,有各种玩法。我想起我们也练过绳子,而且古代典籍传说中有一种武术叫绳技,把绳子抛到很高的地方人可以踩着跑,我觉得这个也很有意思,能不能写进小说。

我的十篇小说,基本每一篇都涉及一种武艺或刀具,但是我的背景全是这些历史事件。比如有一篇叫《画隐》,这起源于有一次我看画展,用电脑把宋徽宗的画重新呈现,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宋徽宗这个皇帝太有意思,作为文皇帝,他的艺术修养之高,在北宋达到顶峰。同时宋徽宗做梦都想修建一个园林,叫艮岳。同时他又修了一个小的园林,叫明堂。《水浒传》里面打家劫舍,劫的就是江南那些山石,都是要运到艮岳里面,用来建宋徽宗的园子的。

这些历史也有很多信息。我觉得中华文化、中国历史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出来作为写作材料的,它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就看你是不是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把传统文化里面的创造性、现代性再生,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个想法。虽然这本书叫历史武侠小说,但它也是当代小说,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要通过今天的眼光重新打量、重新诉说。

《十俠》封面图

它结合了我个人的经历、梦想与阅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的这个集子基本也都选择了祖国传统历史以及关键时刻。比如刚才我讲宋徽宗这个事,他画了这么漂亮的画、写了这么漂亮的字、建了这么漂亮的园子,肯定花很多钱,那时候国际形势不好,北宋面临大辽的压力,在北宋的时候北京这地已经被石敬瑭割让给大辽,一直到明代的徐达打下北京,才又重新夺回来,把元代的残余势力往北赶走。所以我在想有没有这样一个侠客潜入宫中,对宋徽宗很不满,结果他潜入宫中以后发现皇帝那么优雅,又很有意思。有一次我看到一篇笔记小说写缩骨术,就想用到小说里。我想一个人进入到宋徽宗的画室,面对一幅画时缩小成一块山石会是什么感觉呢?所以我的小说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宋徽宗看着自己的画说,我昨天画的石头怎么变成重影了?是我眼花吗?其实是这个人缩成一块石头在里面蹲着。我的小说《画隐》写的就是这个故事。

我刚才讲的绳技,被放在了明代的背景下。明朝朱元璋开国之后,他的儿子朱棣跟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个人打起来,朱棣从北京往南打到南京,史书上记载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我也查了半天,有的说死了,有的说出家了,有的说跑到南海岛屿上,所以才有郑和下西洋。但我对建文帝,对建筑特别感兴趣。有一年我仔细把南京城勘察了一遍。朱元璋建的这个南京城当年非常辉煌,比北京还大。在这样一个城里边,宫城、皇城也好几层,建文帝怎么能跑出去?很难的。怎么跑的?我在这个小说里面就解释了,这篇小说叫《绳技》。

实际上作为一部历史武侠小说,我就是以大家清楚或者隐隐约约知道的一些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作为依托,同时又想象了十种技艺、兵器,每篇小说对应其一,虚虚实实地把它写出来,也算是我给黄加震老师八十大寿的小小的礼物和纪念,同时我作为一个小说家,对自身小说写作的一种新的挖掘,这样我才能保护我自身的兴趣。因为文学对我来讲是我喜欢、热爱的事,心态上要不断给自己寻找新的亮点,所以我就写了这么一部武侠小说集——《十侠》。

另外,《十侠》里面配了二十幅插图。我从中国古代版画家那里(当然已经没有版权的)选了一些剑侠图放在里面。同时,我发现当代画家赵明钧先生也出过一本武侠人物百图,我征得他的同意后也选了几幅用在书里。所以这等于是一本新的绣像小说,每一回前后各有一幅图,以图配文也是这本书的特点。这二十幅图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版画艺术相当高的水准,有的都是标本印刷,也构成本书的一些元素,烘托了内容。

因此,这本书我特别喜欢,因为它结合了我个人的经历、梦想和阅历,还有我报答师恩和自己写作的一种进展。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2大冷兵器:第1种常出现在武侠小说里,你认识吗?

    众所周知,人类的战争史经过了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进入热兵器时代.那么在冷兵器时代,我们古代的武器都有哪些呢?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古代"十八武艺"中的两种武 ...

  • 武侠小说这样写才更有江湖味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都想成为一个盖世大侠,锄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满足了很多人年少时的一个幻想,在江湖世界里,侠客遍地走,那些仗剑天涯,鲜衣怒马,快意恩仇,是一代人 ...

  •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的武侠是江湖肆意,更是家国情怀

    金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其所著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作品都被奉为武侠小说界的不朽经典,是几代人共同的回忆,在许多人心目中,金庸不仅是小说中经典人物的创造者,他就是 ...

  • 四年过去了,他的电影还在被雪藏

    2017年,<刀背藏身>那场震破舆论场的"署名权"事件让太多人知道了徐浩峰的烈性. 公然与制作公司叫板,狠心放弃电影署名权. 声明里那句:"臭骂自己的电影,是 ...

  •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国外人也读金庸

    Yee君说-- 10月30日下午,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老先生在香港与世长辞.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引发无数国人的追悼和缅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经典的一联囊 ...

  • 邱华栋:新武侠图谱

    新武侠图谱 邱华栋 (书中四篇发于<花城>2020年第6期) 我小时候练过几年武术.在我于新疆昌吉州二中读书的六年时间里,同时也在州业余体校二中武术队参加武术训练. 当时,我们班的语文老师 ...

  • 中华苗刀十三式

    兵器是拳脚的延伸 兵器是一切武术的精髓 这里是武术兵器爱好者大本营

  • 侠客的江湖|侠之隐者

    武侠的江湖 蓝江 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一个脱离不开的"词"就是侠.如果诗词歌赋,道德文章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文脉的话,侠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中的武的积淀.即便到了现代,我们已经看不到有 ...

  • 文学课丨王安忆:所经历的事情都已经写完了,我们还能继续写什么?

    王安忆拍纽约地铁 1 "我最初的写作很被自己的经验缠绕" "我与写作"这个题目很大,可以谈的内容有很多,今天我主要想谈两点.第一点是我的经验与写作,第二点是我的 ...

  • 文学课丨陈忠实自述:我的文学之路

    ▲作家陈忠实 陈忠实自述文学路: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的一位老爷(父亲的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而父亲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农民,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农民. 我在新 ...

  • 文学课丨路内:读《挪车》,约翰·厄普代克的方法

    詹姆斯·伍德在<小说机杼>一书中对厄普代克的小说<恐怖分子>提出一种质疑,大意是,小说中一位叫艾哈迈德的狂热穆斯林,其心理活动都是概念式的,并且拉了亨利·詹姆斯进来帮衬.伍德用 ...

  • 文学课丨胡桑·超现实的相遇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 ...

  • 文学课丨博纳富瓦:论瓦雷里

    主办/诗翼人文坊·诗翼阅读(shiyiyuedu) 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 1923- 2016),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法国西部卢瓦尔河下游的重镇图 ...

  • 练过武的作家出版短篇小说集 邱华栋用《十侠》梳理两千年侠义精神

    练过武的作家出版短篇小说集 邱华栋用《十侠》梳理两千年侠义精神

  • 邱华栋: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文学出发的地方

    祖籍河南,出生新疆:中学练了6年武术,又被武汉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当过报纸记者和文学期刊主编,但一直不是个"专职作家"--邱华栋身上有很多奇妙的点,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个" ...

  • 写作课丨余华:文学中的现实

    文学中的现实 余华 什么是文学中的现实?我要说的不是一列火车从窗前经过,不是某一个人在河边散步,不是秋天来了树叶就掉了,当然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文学的叙述里,问题是我们是否记住了这些情景?当火车经过以 ...

  • 【文学课】姚红权丨诗歌创作三点浅识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姚红权:山西万荣人.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曾任企业新闻中心总编.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工人日报>和<山西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