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梅花累十年”:南宋“花痴”大起大落的一生

本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
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其一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是刘克庄在建阳任知县的第三年。
他能有这个位置是不容易的。和大多数唐宋著名诗人不一样,他不是进士出身。弱冠之年他曾两次应进士试,然而虽然“生有异质,少小日诵万言”,他的才华却没有被主考官看中,连续两次名落孙山。
清  钱杜 梅月知心室局部
幸而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朝为官,依例可以“荫补”。于是他放弃了和千军万马挤科举的独木桥,靠着父辈的官荫做了靖安县的一名主簿。
这好像是某种预兆,暗示着他的仕途不会一帆风顺。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刘克庄《卜算子》
经历了数年的沉沦下僚、父丧守制,三十岁的刘克庄被沿江制置司主帅李钰罗致幕下,前往江淮前线。
当时金朝在对蒙战争中失败,被迫南迁汴梁,国力大受损失。本来就无心收复失地的南宋朝廷一厢情愿地认为金已无力侵宋,直接面对金军的江淮一线军力废弛,后防空虚,一旦金军来攻,必无胜算。
刘克庄不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和大部分南宋文人一样,对本朝的内忧外患有极强的危机感和责任心。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刘克庄《贺新郎》
刘克庄上书幕主李钰,指出布兵疏失,建议谨慎出击,并且提出了“抽检极边戍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的对策。可惜一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幕府文人,意见注定不受重视。李钰没有采纳他的提议,在与金兵的冲突中失利,滁州、扬州被围,朝野震动。
主帅兵败,幕下参谋自然也要被问责,刘克庄自请归奉南岳祠,离开了他始终念念不忘的抗金前线。
他回到家乡莆田,专心文墨,与一群不得志的下层文人交游,以诗文相砥砺。这个圈子里的诗人未必都有很高的才华,但都有长期沉沦的悲辛和怀才不遇的愤慨。他们身份各异,也没有一致的文学主张,但翻开他们的作品,细细分辨,能看出字里行间的不平之气,像一张隐形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
后来一个书商为他们出版了一部诗集,名为《江湖集》,这个群体因此被称作“江湖诗派”。
《江湖集》出版时,刘克庄已经起复,任建阳知县。
他的才能再次有了用武之地,尽管没有抗金前线的波澜壮阔,也能为建阳的百姓尽一番心力。
他遍访当地群贤,勤于听讼,修缮学校,增补粮仓。知县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大官,却是为民办事的最佳位置。他和底层人民相处得太久了,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他的政绩受到上司赏识,如果不出意外,任满之后他会升迁,而随着《江湖集》的出版,他的诗名也越来越大。他还年轻,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不幸的是,《江湖集》中,收录了他那首著名的《落梅》。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刘克庄《落梅》
有人说,这首诗是为当时被弹劾罢官的真德秀等人鸣不平的。
而真德秀等人被罢官,是因为上疏为济王赵竑鸣冤。
宋宁宗无子,立宗室赵竑为皇子。赵竑对宰相史弥远专权不满,曾指着地图上的琼崖偏远之地对左右说:“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史弥远得知此事,在宋宁宗驾崩后伪造遗诏,立另一宗室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而废赵竑为济王。次年,“湖州盗潘壬、潘丙、潘甫谋立济王竑,竑闻变,匿水窦中,盗得之,拥至州治,以黄袍加其身。……竑乃遣王元春告于朝而率州兵诛贼。弥远奏遣殿司将彭任讨之,至则盗平,又遣其客秦天赐托宣医治竑疾,谕旨逼竑死,寻诏贬为巴陵郡公”。
史弥远擅行废立、诛杀皇室的行为激起了朝臣不满,理学大儒真德秀等人上疏,请求即位不久的理宗下诏赦免已死的济王,并选宗室子以继王位。
然而理宗即位后并不掌握大权,权柄仍在史弥远手中。他指使亲信弹劾上疏的朝臣“欺世盗名、朋邪谤国”,真德秀等人先后被罢官。
为了进一步打击异己,史弥远需要控制舆论以钳众口。他手下的爪牙们,盯上了此时已流传甚广的《江湖集》。
刘克庄因《落梅》被指为“谤讪当国”,险遭牢狱之灾,不久被罢官,只得再次归乡闲居。
古来文人以诗得罪者不可胜数,但刘克庄因一首梅花诗而被贬,让这场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也带上了几分梅花的风流清逸。
明  陈洪绶 摘梅高士图局部
他是否埋怨过自己?是否后悔过不该写那首《落梅》?甚至,是否因此责怪过梅花呢?
数年后他再赏梅时,曾作一绝:
与梅交绝几星霜,瞥见南枝喜欲狂。
便欲佩壶携铁笛,为花痛饮百千场。
——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其六
“为花痛饮百千场”,好一番豪兴。
史弥远死后,刘克庄重出江湖,但政敌之死并没有让他的仕途变得顺利。他屡次因直言敢谏被贬,又因才名卓著复起。梅花诗案并没有让他学会圆滑处事,反而给他一切看似不合时宜的举动都加上了一个理所当然的出处。毕竟,他就是那个因为一首梅花诗而被闲废十年的刘克庄。
晚年他因眼疾致仕,朝廷特授龙图阁学士,也算给他大起大落的一生一个不错的结局。咸淳五年,他在家乡安然去世,年八十三。
他一生都深爱着梅花。
木落山空独占春,十分清瘦转精神。雪疏雪密花添伴,溪浅溪深树写真。三弄笛声风过耳,一枝筇影月随身。吟罢欲断相逢处,恐是孤山隐逸人。
——刘克庄《梅花》
END
作者丨殊春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排版 | 李媛
经公众号“菊斋”(微信ID:juzhai02)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限时特惠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