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他们好像侠客
他们好像侠客
文/江一
晚饭后,天似乎不像昨天那么冷了。看了看手机,显示11度。不太冷啊,尤其是对我这个不怕冷的人,更是不冷了。拿起课本,我向班里走去。楼道里,值日生在明亮的灯光下墩地,若有老师走来,他们就要停下来,并鞠躬问好。
岺与睿是我们的两位值日生,在我印象中,他们经常在这个时候墩地。因为,我总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堵住他们两个。
“站住,过来。”我经常这个喝住他们,并让他们靠墙站着。
等他们站好后,我就问他们语文学习情况。
“今天学语文了吗?”我说。
“其他科留的作业太多了。”睿不敢看我的眼睛,怯怯地说。
“不知道干什么。”岺说。
“哎,咱们也有作业呀,比如作业整理、文章修改、预习新课等。”我说。
“在完成其他作业的基础上再做吧。”睿又怯怯地说。
“不行,一定要学语文,抽点时间出来。”一边说,我一边拍拍他们的肩膀。
这样的话我已经跟他们说了很多遍了,虽然他们都是如此回答,但我还是会用两分钟时间这个堵他们,问他们。这次,也不例外。
“睿,今天学语文了吗?”我问。
“江一老师,刚回来,值日完了就学。”睿说。
“岺呢?”我问。
“我也是,一会儿写习字。”岺说。
不错呀,他们终于不那么的直接拒绝了。
“好,快点干活儿吧。”我笑着说。
这时,芝出来了,还有浩,浩手里拿着课本。
“江一老师,你提问我吧。”浩高兴地说。
“好,来吧。”我说,芝来凑了过来。此时,田也走了过来。
“江一老师,我也听听。”芝说,田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学而时习之,其中‘而表’示什么?”我问。
“顺承。”浩说。
“那‘时’的用法呢?”我问。
“名词......”浩犹豫着。
“名词作状语。”芝说。
“‘那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呢?”我问。
“有才能的人。”芝说。
“是有才德的人,不要错了,你去吧,我问他们俩。”我跟芝说。
“不,我也听听。”芝说。
“‘人不知而不愠’,‘ 而’表示什么。”我问田,因为他一直没说话。
“转折。”田说。
“那‘愠’呢?”我问浩。
“恼怒,生气。”浩说。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 ‘新’什么用法?”我问。
“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田说。
“‘不逾矩’怎么翻译?”我问。
“不超越法度。”浩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其中‘如’是什么意思?”我问。
田、浩、芝都不说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中的‘如’是什么意思?”我问。
还是没有人说话。
“不如就是比不上,所以如就是比得上,如浮云就是像浮云。你们要好好记。”说完,他们点点头。这时我示意他们往旁边看,因为硕在请教印写作的问题,他们面朝窗户,窃窃私语,好像很神秘的样子。他们会意,偷偷地看看,然后散开了。或许是不愿打扰他们师徒之间严肃、认真且令人感动的谈话吧,硕在写作上拜印为师。
之前觉得有趣,看了一会儿,我觉得很感动,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两个孩童为了几篇文章神秘、倾心地交流。我感觉自己也是多余了,于是也离开了。
在走出二十米后,突然听到了硕喊我。
“江一老师,等等,我有问题问您。”硕便跑便喊,我已经停住脚步,转身。
“走,咱们还到咱们班那边去说。”我领着他又回到了原处,印还等在那里。
“江一老师,您觉得一篇文章中有一个矛盾冲突,是马上解决好,还是缓一缓解决好。”硕认真地说。听到这,我心中窃喜,这对师徒果然探讨的深入,可见在这里他们有了分歧。我稍微一想,马上跟他们说。
“这个要看实际情况,如果冲突在文章前半部分,就可以缓一缓再解决,如果在后半部分,就可以直接解决,因为这要与文章的篇幅相配合,尤其是在考场上。明白了吗?”我说道,说的很认真,很淡定,其实我心中无比的高兴。
“明白了。”硕淡淡地说,可见他当初的想法不同于我的想法,而印却频频点头,一直没有说话。
我又站了一会儿,在他们旁边,看他们还有没有问题。只见印轻声细语地跟硕说话,并问他理解了吗。也许是他们刚才所谈论的话题,所以我并不知道,而硕也只是点点头。这个画面、情景,简直太美了。怪不得自习课时,印在写作学案上做了很多笔记。
“写作如同用剑,要做到行云流水才行,比如刚才你们问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当快则快,当缓则缓。这就是写作中的道理。懂得这个道理只能说会写,要想写好还必须在写作实践中千锤百炼。”最后,我这样说。
他们深深地点了点头,我转身欣然且飘然而去。
“印很喜欢写作学案,每次都要做笔记,我问了其他学生,他们也从中受益颇多。作为作者,能为孩子解决问题,我感到很欣慰。
晚新闻时,硕请印给他讲写作,看到印问硕懂否懂否,在一边主持大局的我既快乐,又感动。如同教他们武艺一般,看着他们对练,我在一旁指导。”
回到办公室,我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与芝、田、浩他们相比,印和硕的写作交流好像侠客之间的切磋一样。
【江一简介】
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衡水市诗词协会理事,衡中诗词协会理事,国家级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荣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十大读书人物、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优秀先修课教师等多项荣誉,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