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变的越来越有风险了?

最近一篇来自哈佛大学科研学者的报告吸引了笔者的眼球,根据他们的研究人们餐桌上越来越多的鱼类产品开始含有甲基水银这种有毒物质,最重要的是他们声称非常清楚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为了一探究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说点题外话,聊聊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甲基水银。话说在1956年的日本小渔村水俣弯发生了些奇怪的事,平常四平八稳的家猫们开始变得狂躁不安,步伐不稳。它们到处乱抓,惊声尖叫,最后抽搐一下就死了。人们正在惊诧之间,更严重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一个5岁的女孩也开始走路不稳口齿不清,没多久她的姐姐也发生了同样的症状。结局也和家猫一样,孩子们走的让医生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终这个被叫做'水俣病’的恶魔带走了2000多个鲜活的生命。经过研究人们终于明白水俣病是水银中毒导致的,而甲基化后的水银是一种有机态,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当地工厂把甲基水银释放到海水中,被鱼类、贝类吸收,通过食物最终导致人类中毒死亡。

来书归正传,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文章,自然界中被甲基水银污染的水族生物正在急速增长,而这一切的诱因就是源自全球变暖的效应。Prof. Elsie Sunderland教授说道,'This research is a major advance in understanding how and why ocean predators, such as tuna and swordfish, are accumulating mercury.’(这篇研究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海洋中的肉食动物例如金枪鱼、剑鱼等体内不断的积聚水银。)

原来啊并不是仅仅只有工厂会把水银甲基化,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也可以把水银甲基化,北极阿拉斯加正在融化的永冻层中甲基化基因拷贝数最多(经年累积被冰雪封印的毒物),随着气候变化,每年的融雪会将封印在寒冰之中的水银污染释放出来。一旦它们逃到了冻土上,就又能合成令人胆寒的甲基水银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尽管一些海洋鱼类死于甲基水银的摄入,然后被端上餐桌,但海洋生态系统没有找到携带这些基因的细菌。那么可能的答案会是我们获取海水样品的深度不够,这种细菌在更深的地方;第二种可能性就是甲基化水银并不来自细菌而是别的生物。

Prof.Elsie Sunderland教授说道,'如果我们知道了它们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就更容易预测甲基水银污染可能发生在哪里。’这事可不仅仅只是哈佛大学关心,联合国都来了,由联合国提倡的水俣公约已经邀请了15个国家加入了水银甲基化地图绘制的工作,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了它们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就更容易预测甲基水银污染可能发生在哪里。

请大家一起来关注海产品甲基水银中毒的问题吧,因为民以食为天!

欢迎大家关注作者,了解更多医养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