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数的认识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

1、整数的意义与读写法

(1)整数的意义:像-3,-2,-1,0,1,2,3......这样的数叫作整数,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读法:从个位起,四个数级分一级,从高位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是几读几亿,万级是几读几万,个级是几就读几。每一级中,开头与中间的零不管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写法:找到“亿”、“万”等关键字,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亿级是几就写几,万级是几就写几,个级是几也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的,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2、自然数

(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若干个一组成的,所以一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但不是最小的一位数,在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位数是1。0有很多含义,比如在表示温度时,它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在刻度尺上,它是起点,在数轴上,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在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还可以从运算的角度认识0,如何0加任何数都等于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减0都等于原数,0不能作为除数。

(4)基数与序数:表示物体有多少个的数叫作基数,表示物体位于第几个的数叫作序数。

3、整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正整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位数,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位上的数大的数更大,如果最位还是相同,就比下一位,以此类推。

4、整数的改写

(1)改写整数: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8位,(或者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再在数的后面加上“万”或“亿”字。整数的改写得到的是准确值,与原数相等,所以用=连接。

(2)省略尾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万位或亿位),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后面加万、亿字。四舍五入到哪一位,看这一位后面的数,如果是0,1,2,3,4就四舍,如果是5,6,7,8,9就五入。省略尾数得到的是近似数,与原数是近似相等,用“≈”连接。

无论是改写整数还是省略尾数,都是改变原数的计数单位,根据要求用“万”、“亿”作单位。

第二章: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的定义: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由于0的特殊性,在自然数范围内,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一般不包括0。

2、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最大公因数。

(2)最小公倍数,几数公有的倍数叫作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公倍数,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公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两个数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公倍数的因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倍数,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因数。

(3)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把两个数的所有因数找出来,然后去找相同的因数,也就是公因数,在公因数中找最大的公因数。

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先分别把两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来,然后去找相同的倍数,也就是公倍数,最后在公倍数中找最小的公倍数。

(4)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用2、3、5、7......作为除数,除到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左边的所有除数相乘所得到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用2、3、5、7......作为除数,除到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左边的所有除数”和“除到最后是互质数的商”相乘所得到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找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情况

5、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6、 2、5、3的倍数特征: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的数

(3) 5的倍数特征:个数上是0或5的数

(4)同时是2、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

(5)同时是2和3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的数。

(6)同时是3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的数。

(7)同时是2、3、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的数。

(8)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3的倍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但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

7、奇数与偶数:

(1)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个位上是1、3、5、7、9

(2)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个位上是0,2,4,6,8(0也是偶数。)

数的奇偶性:两个偶数相加减或者两个奇数相加减,结果都是偶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相加减,结果都是奇数。

8、质数与合数:

(1)质数的定义: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素数)(只有2个因数)

(2)合数的定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至少3个因数)

(3)1只有它本身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质数歌:

二、三、五、七、一十一,一三,一九,一十七

二(三、九),三(一、七),五(三,九),六(一、七)

七(一、三、九),八三,八九

四(一、三、七),九十七。

(5)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过程叫作“分解质因数”

比如:12=2×2×3 2、3都是质数,又都是12的因数,所以,2、3是12的质因数。

质因数:一个数它既是另外一个数的“质数”,又是这个数的“因数”。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用短除法,2、3、5、7等质数去试商,一直除下去,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第三章: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一)小数的认识

1、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由三部分组成:小数的中间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的左边叫作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叫作小数部分。

4、小数的读法:从左往右,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使是连续的几个0,也要依次出来。

5、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高位起,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更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更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百分位,依此类推。

7、小数的位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

8、小数的近似数:

(1)四舍五入法:要把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就要看这一位后面的那一位,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如果是0、1、2、3、4就四舍,如果是5、6、7、8、9就五入。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字全部改写成0,再省略掉。中间用≈连接。

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先计算出正确的积,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先计算出正确的商,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2)去尾法:小数取近似值时,根据实际情况,整数部分不变,小数部分舍去。

(3)进一法:小数取近似值时,根据实际情况,整数部分的个位加1,小数部分舍去。

9、小数的分类:

10、循环小数

(1)定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开始,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不是从“整数部分”开始循环的。

(2)循环节:在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3)循环小数的记法:

普通记法:先写两个循环节,再在后面加三个点。

简便记法:先写一个循环节,在循环节的首位(第一个数字)和末尾(最后一个数字)的上面标圆点。表示这几个数字是依次重复重现的,这样的圆点叫作循环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那就在上面标一点。

1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3、小数的改写:

(1)“末尾是0的小数”改写成“整数”:去掉小数末尾的0和小数点。

(2)“整数”改写“末尾是0的小数”:在整数末尾补上小数点与0。

14、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个数÷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一个数÷1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缩小到原来百分之一

一个数÷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缩小到原来千分之一

一个数×10,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一个数×100,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一个数×1000,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小数点的移动,可以在小数的左右两边补0,然后根据要求移动小数点。

(二)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整体叫作整体1,也可以叫作单位1,用自然数1表示。

2、分数单位: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3、分数相同,所以的整体量相同,部分量才能相同,整体量不同,部分量也会不同。

4、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1)

(2)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或分子等于分母。(=1,>1)

(3)带分数是整数与真分数的组合,所以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假分数的一种。

5、分数的读法:

(1)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2)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又,最后读分数部分。

6、分数的写法:

(1)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2)带分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

10、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1)假分数 化成 整数:分子÷分母,商就是整数。

(2)整数 化成 假分数:指定一个数作“分母”,用这个“指定的数×整数的积”作“分子”。

11、假分数与带分数:

(1)假分数 化成 带分数:分子÷分母,商写在整数部分,除数作分母,余数作分子。

(2)带分数 化成 假分数:分母不变,“整数×分母+分子”作“分子”。

12、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是互质数。

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是互质数,而且是真分数。

1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4、约分:把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分数的大小值不变,这样的过程叫作约分。

约分的方法:

(1)多次约分:分子分母多次除以公因数,(也可以是2、3、5、7......)直到最简分数为止。

(2)一次约分:分子与分母直接除以最大公因数(可以在短除法最后的商中找出来。)

15、通分: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而且的分数的大小值不变。

通分的方法:先用“短除法”找出原来“几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17、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三)百分数的认识

1、什么是百分数?像84%,100%,117.5%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2、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数时,不写成“分数形式”,去掉分数线与分母,分子后面加“%”。 先写百分号前面的数字,再写百分号。 84%。

3、百分数的读法:先读百分号,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字。 1.6%读作: 百分之一点六。 先读百分号,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字。

4、全校学生的出勤率为95% 表示:出勤人数是全校人数的。

5、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也叫“千分比,千分率”,千分数有“千分号”:‰ 117‰ 读作:( 千分之一百一十七 )。

6、百分数与分数最根本的区别:

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抽象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值),所以百分数后面是不能写单位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抽象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值),表示关系时不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值)时就带单位。

7、“百分率”就是一种百分数,就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计算“百分率”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一样。部分量÷总量(比较量÷标准量),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8、各种“百分率”的求法:

合格率= 合格人数除以总数 (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总之,求什么率 就是用什么除以总数。

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发芽率、及格率等最高是100%,完成率、增长率、利润率等可以超过100%。

9、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先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3)“小数”化成“百分数”方法一: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

方法二:把小数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4)“分数”化成“百分数”:

方法一:分子÷分母,得到的小数改写成百分数(陈不尽时,计算时算出四位小数,商保留三位小数,改成百分数时,百分号前面是一位小数.(四三一工程)

方法二:把分数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改写成分数.

(5)“百分数”化成“小数”:

方法一:去掉(%),得到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就补(0).

方法二:把百分号前面的数直接( 除以100 ),

(6)“百分数”化成“分数”

方法一: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再约成( 最简分数 ).

方法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分数,再约成( 最简分数)

常见的分数、小数、百分数、比的转化:

0.5=1÷2=1:2=50% 0.125=1÷8=1:8=12.5%

0.25=1÷4=1:4=25% 0.375=3 ÷8=3:8=37.5%

0.75=3÷4=3:4=75%

0.2=1÷5=1:5=20% 0.625=5÷8=5:8=62.5%

0.4=2÷5=2:5=40% 0.875=7÷8=7:8=87.5%

0.6=3÷5=60% 0.05=1÷20=1:20=5%

0.8=4÷5=80% 0.025 =1÷40= 1:40=2.5%

0.833=83.3%

10、百分数、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中,百分数有时不能直接参与运算,要变成小数与分数来计算,解有百分数的方程也是如此。

11、数学精彩阅读(过把瘾吧!)“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12、成数与折数:

(1)几成:百分之几十, 几成几:百分之几十几

(2)几折:百分之几十, 几几折:百分之几十几

(3)买4送1 4÷5=0.8=八折(80%)

买3送1 3÷4=0.75=七五折(75%)

己知商品的原价, 打几折(几几折) 求现价是多少

现价=原价×(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百分之几十几)

13、税率与利率:

(1)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不同。

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作“税率”

(2)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取款时银行多给的钱叫作“利息”,一年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作“年利率”。

12、总收入=本金+利息

利息 =总收入- 本金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本金÷时间

本金=利息÷利率÷时间

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

百分数的应用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求一个数百分之几是多少(比较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率)

(3)己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标准量)

(4)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5)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6)求谁比谁多(少)百分之几?

(7)总量、一部分量对应的分率、另一部分量

(8)己知两个部分相加(相差)的数量,两个部分占整体的分率,求总量。

(9)本金、利息、利率

百分数的应用三个关键要素:比较量、标准量、百分率

求比较量或部分量一般用乘法,求标准量、总量一般用除法或者根据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题型较多,同学们一定要小心分析,分辨。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标准量×分率=比较量

例如:50的20%是( ) 50×2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比较量÷标准量=分率

例如:40是50的( )% 40÷50=

3、己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比较量÷分率=标准量

例如: 20是( )的50% 20 ÷50%=

4、己知 比较量 比 标准量 多 百分之几

标准量 × (1+分率) =比较量

比较量 ÷ (1+分率) =标准量

例如:( )比40多15% 40×(1+15%)=

20比( )多10% 20÷(1+10%)=

5、己知 比较量 比 标准量 少 百分之几

标准量 × (1—分率) = 比较量

比较量 ÷ (1—分率) = 标准量

例如:( )比40少15% 40×(1—15%)=

20比( )少40% 20÷(1—40%)=

6、求 谁 比 谁 多 百分之几

两个量之差÷标准量 、(大—小)÷标准量、比较量 ÷ 标准量 — 1

例如:60比50多( )%

(60—50)÷ 50 60 ÷ 50 — 1

7、求 谁 比 谁 少 百分之几

两个量之差÷标准量 、(大—小)÷标准量 、 1—比较量 ÷ 标准量

例如:40比50少( )%

(50—40)÷ 50 1 — 40 ÷ 50

8、总量、一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另一部分量

(1)总量×(1 — 一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 另一部分量

例如: 全班×(1—男生分率)=女生人数

一条路80米,跑了60%,还剩多少米? 80 × (1 - 60%)=

(2)另一部分量÷(1 — 一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总量

例如:女生人数÷(1—男生分率)=全班

一条路跑了30%,还剩700米,这条路多长? 700 ÷ (1 - 30%)=

在一次冬令营活动中,男生占总人数的60%,女生占总人数的40%,男生比女多40人,请问:这次冬令营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10、己知两个部分相差的数量、两个部分的分率 ,求总数。

(1)两个部分相差的数量÷两个部分相差的分率=总数

40人 ÷ (60% — 40% )

(2)列出形状如:“A% — B% =? ”的方程来解

60%— 40% = 40人

有一袋彩虹豆,有许多种的颜色,红色的占30%,绿色的占20%,红色与绿色的豆子一共

有80颗,你知道这一袋彩虹豆一共有多少颗吗?

11、己知两个部分相加的数量、两个部分的分率 ,求总数。

(1)两个部分相加的数量÷两个部分相加的分率=总数

80颗 ÷ (30% + 20% )

(2)列出形状如:“A% + B% =? ”的方程来解

30%+ 20% = 80颗

附页:百分数的应用典型题24道(经典中的经典!)

一定要用波浪线与横线画出标准量,比较量.......

1、商店里有苹果60个,梨是苹果的40%,梨有多少个?

60×40%= 标准量×分率=比较量

2、商店里有苹果60个,苹果是梨的40%,梨有多少个?

60÷40%= 比较量÷分率=标准量

3、商店里有苹果60个,香蕉是苹果的40%,梨是香蕉的4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40%×4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4、商店里有苹果60个,香蕉是苹果的40%,香蕉又是梨的4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40%÷4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先求比较量,再求标准量

5、商店里有苹果60个,苹果是香蕉的40%,香蕉又是梨的4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40%÷4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先求标准量,再求比较量

6、商店里有苹果60个,梨有40个,苹果是梨的百分之几?

60÷4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7、商店里有苹果60个,梨有40个,苹果比梨多百分之几?

(60-40)÷40= 60÷40 —1= 求谁比谁多百分之几

8、商店里有苹果60个,梨有40个,梨比苹果少百分之几?

(60-40)÷60= 1 —40÷60= 求谁比谁少几分之几

9、商店里有苹果60个,梨比苹果多40%,梨多少个?

60×(1+40%)= 标准量×(1+分率)=比较量

10、商店里有苹果60个,苹果比梨多20%,梨多少个?

60÷(1+分率)= 比较量÷(1+分率)=标准量

11、商店里有苹果60个,梨比苹果少40%,梨多少个?

60×(1—40%)= 标准量×(1—分率)=比较量

12、商店里有苹果60个,苹果比梨少40%,梨多少个?

60÷(1—40%)= 比较量÷(1—分率)=标准量

13、商店里有苹果60个,香蕉比苹果多20%,梨比香蕉少2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1+20%)×(1—2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两次都求比较量

14、商店里有苹果60个,苹果比香蕉多20%,香蕉比梨少2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1+20%)÷(1—2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两次都求标准量

15、商店里有苹果60个,苹果比香蕉多20%,梨比香蕉少2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1+20%)×(1—2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先求标准量,再求比较量

16、商店里有苹果60个,香蕉比苹果多20%,香蕉比梨少20%,梨多少个?(综合算式)

60×(1+20%)÷(1—20%)= 百分数应用的混合运算,先求比较量,再求标准量

第四章:式与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 可以表示“数”或“某种结果”。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 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3、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 可以表示“运算律”和“常见的计算公式”。

4、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的读法与写法

(1)读法: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就读字母的名称。

(2)写法: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字母与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圆点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都可以省略不写。

5、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数量关系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但在同一个数量关系中只能表示一种数量。

(二)方程:

1、什么是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

2、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3、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全是方程,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集合图表示。

4、“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也就是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3)解方程的方法:一是等式的基本性质,二是加减、乘除法的逆关系。

5、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3)加减法与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加数+加数=和 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差=被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商=被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6、列方程以设备解应用题的一般的步骤:

(1)分析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

(2)设未知数为x. 设未知数为x有两种:一是直接设定,求什么数就设什么数为x,二是间接设定,先设一个与未知数有关的另一个数为x,再通过这个数去求所求的问题。

(3)列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方程并解答:把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分别计算方程的左右两边,如果左右两边相等,未知数就是原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

7、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与算式的递等式(脱式)不同,递等式的等号在最左边,而解方程时,等号在中间并且对齐,一般每一行写一个方程,把未知数写在等号的左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