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却蒸出“死面”包表面像烫了一样,问题原来在这
包子是一种风靡全国的美食,从古到今,包子一直占据着人们早餐的大半餐桌。包子相传起源于四川,是三国大名人诸葛孔明先生发明的,有的朋友可能会奇怪了:你别欺负我没看过书,诸葛亮发明的那是馒头。没错,在以前的馒头,就是包子,还是肉馅儿包子。包子是发面,松软的包子一定离不开发的极好的面团。一张面皮,以里面包裹的馅料不同,包子的名称也不同,比如:猪肉包、三鲜包、豆沙包等等。
可能有人不喜欢吃馒头,但对包子的喜爱似乎是全中国人都约定俗成的,为了吃着干净而且放心,有时间的人都会选择自己在家里做包子。但是手艺毕竟还是包子店的更好一些,自己蒸包子总是遇到一连串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明明面团发的很好,但是蒸出来的包子却还是跟开水烫了一样,还有的发硬,皱皱巴巴,一看就是死面包子。
如果你在经过漫长的制作后,却发现自己做出来的是这样的丑包子,而且口感非常难吃,那下次也就再也不会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也是有办法解决的,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也在家里蒸出好看又好吃的大包子。第一步:用温水将酵母化开(静置十分钟),舀适量的面粉,在面盆里放少许白糖拌匀(这样可以增加酵母的发酵能力,加快面团发酵),用酵母水和面,边加边搅拌,等面团变成雪花状,再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这里揉出来的面团要稍微硬一点,这样蒸出来的包子不会软趴趴,从而影响包子的卖相。
第二步:接下来就是发酵的一步,将和好的面团盖上湿蒸布或者保鲜膜,放在太阳底下醒发2-3个小时,如果冬天温度比较低,可以将面团放在暖气片附近,或者直接放到蒸锅里加热到三十度,关火闷着进行发酵。这样的温度比较适合酵母菌生长,发出来的面团更加蓬松。第三步:发酵完后,面团会变成之前的两倍大,这时候扯开一团,你会发现面团里都是蜂窝状的小孔,用手指戳一下,面团弹性小。这时候再将面团反复揉搓,再次揉成一团致密的面团,这样有利于面团的二次醒发。
第四步:取一小团面,将面团搓成细条状,将它等量分成面剂子,这里可以用刀切,也可以用手扯。将面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将馅料放进去,包成你喜欢的样子。
第五步:包好的包子不要着急蒸熟,放到蒸笼里,不要盖盖子,再进行第二次醒发。这一步关键至极,直接影响之后包子是硬的还是软的,很多朋友以为发好了面,但没有进行第二次醒发,这才导致蒸出了“死面”包。第二次醒发需要10-15分钟,包子会变膨胀,看起来松软一些,这时候就可以开火蒸熟了。这时候的包子表面的面粉因为风干的原因,表面会变的略微硬一点,这样可以保证在蒸制的时候包子的褶皱更加明显,外形更漂亮。
第六步:冷水下锅蒸,大火将水煮开,转中火再蒸8分钟即可。接下来的一步依然很重要,包子蒸完后,不要马上掀开盖子,要等蒸汽慢慢消失后再揭开盖子,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就很完美了,也不会出现之前提到的“死面”包子。
总结:一、包子要进行二次醒发,第一次醒发整个面团,第二次醒发包好的包子,这样才能蒸出好看的包子。二、二次醒发的同时不要盖盖子,让包子略微变硬。三、这一步最关键,大火煮开水,再中火蒸8分钟左右,包子蒸好后等3-4分钟再掀开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