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利度过肛欲期
在儿童敏感期发展理论中有一段时期叫做肛欲期,又称肛门期。一般指小孩过了口欲期,到了约18至36个月大的时候,感受到刺激肛门时带来的新奇感觉。
在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中,将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肛欲期是人类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括约肌已经发育成熟了,具备了控制大小便的生理能力。于是为了体验对于大小便的控制,有时候会故意的尿裤子,家长对此会感到生气,孩子明明已经知道要上厕所了,却故意要拉在全部裤子里。家长没有意识到故意尿裤子的行为,不是因为他傻或者淘气,这是他在体验对自己排泄功能的控制,对自己身体的控制。
在故意尿裤子这个过程中,首先他会体会到自己的生理需要,我想尿尿。然后他会想去做一个尝试,尿到裤子里试试,接着他承受了一个自然的后果,就是尿湿了裤子不舒服。接下来他会发觉干净的裤子更舒服,于是做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我要穿干净的裤子。最后,可能他还会组织自己的行为,去拿一条干净的裤子换上。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我管理的过程: 认识自我内在需要,确立目标,进而发起行为,最后达到目的。如果在他还没有尿意的时候就提醒他去尿尿或者在他尿湿裤子的时候,赶紧主动的帮孩子换上一条干净的裤子,他就失去了体验一个完整的自我管理过程的机会。如果小孩在肛欲期得不到满足便很容易在长大后出现肛门性格,如吝啬、顽固、倔强,以及很容易会有洁癖。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家庭顺利度过肛欲期,可以参考以下五个原则:
原则一,接纳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现。
原则二,不可以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憋尿或者憋大便。
原则三,不要将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当成便秘进行治疗。
原则四,平静地应对孩子尿裤子。
原则五,不可以羞辱、耻笑、责骂和威胁孩子。
在“肛欲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出现,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个理论是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到的。当一个孩子能够控制自己身体的时候,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就会随之出现,而控制括约肌控制排便就是控制身体这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知道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孩子出现了上述表现时,父母不应该侮辱、耻笑甚至责骂孩子,打骂和羞辱并不能够改变孩子生命发展的本能,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贬心理和不健康的羞耻感,影响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构,从而形成自贬或者低自尊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