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1-(4)耶稣受难

第4节 耶稣基督:受难

耶稣受难(The Passion)在西方应该是无人不知的一个名词。

本节中的内容大多比较容易理解,无需解释太多。有些内容可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本节开始部分对钉十字架的操作方法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关于耶稣受难的过程主要是来自圣经福音书中的说法。不过对宗教学和纯历史学来说还是有不同的说法的。

耶稣死后,一个叫约瑟的贵族向彼拉多讨了耶稣的尸体,并在各各他附近的一个现成的墓洞内安葬了。现在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基督教圣地,圣墓教堂。各各他和圣墓(苦路的10-14站)都在这里。圣墓教堂内现在归不同的基督教派管理。

各各他(骷髅地)插十字架的地方。

耶稣的墓洞,排队至少要1小时。

按照《圣经福音书》的说法,耶稣在下葬后的三日复活了。就是西方复活节的来历。

犹大遭到报应,肚子爆裂,肠子都流出来了。

一个叫司提反的门徒,因宣扬反对圣殿祭司集团的演说,被人在城外用石头砸死,成为第一个基督教的“殉道者”,那个城门现在依然叫做“司提反门”。司提反被砸时,有个看热闹的年轻人叫扫罗,成为后来的圣保罗。

彼拉多因镇压撒玛利亚人而被罢免回了罗马,从此消失。该亚法也同时被罢免。

与耶稣受难有关的一些圣物,成为后世基督徒们争抢的热点。

朗基努斯的长枪(或圣枪、圣矛)

本节提到用长枪刺穿耶稣肋骨的士兵,据传说(圣经上没有)叫朗基努斯,他的眼病被耶稣的血治好了,就信了耶稣,而他的圣矛据说拥有者会战无不胜,所以一直是欧洲君主争抢的目标,包括希特勒。

裹尸布

耶稣的裹尸布据说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教堂内,但书上说,近代科学鉴定年代为13世纪的,不过也是争议不断。

真十字架

是指耶稣受难的那个十字架,据说被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后面肯定要提)发现,有关真十字架也有很多故事,不过后来被穆斯林抢走后就消失了。不过欧洲一些教堂也号称保存有真十字架的一部分木头碎片,如阿雷佐。

铁钉

钉过耶稣手脚的铁钉,也是圣物,米兰大教堂内专门有个小红灯内供着,达芬奇还为此设计了一个升降机。

如果知道这些典故的话,相信对您的旅游可能会增加点兴趣。

(0)

相关推荐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4)

    (四) 耶稣最后的时光在耶路撒冷.礼拜天骑驴荣耀进京,礼拜一耶稣洁净圣殿,礼拜二宗教领袖冲突,礼拜三阴谋杀害耶稣,礼拜四客西马尼被捕,礼拜五受审被钉十架,礼拜六主被安葬坟墓,之后是复活升天.第一天的后 ...

  •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些基督教教派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有何区别

    一.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大分裂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后,基督教会也随之分为了东西两个教派,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两个教派互不相让,斗争激烈.到了公元10 ...

  • 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傻傻分不清?

    世界基督徒人口百分比 (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资料)▼ 基督宗教属于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全球拥有信徒最多的超级宗教."基督"一词含义是"救世主",指的就是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8-(2)穆阿扎姆.伊萨:另一位耶稣

    第二节  穆阿扎姆.伊萨:另一位耶稣 萨拉丁死后(1193年),三个儿子瓜分了他的疆域.大儿子阿夫达尔(Afdal,意为卓越的国王)分得叙利亚大马士革(含巴勒斯坦地区及耶路撒冷),并继承苏丹称号.二儿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2-(5)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第五节 义人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保罗从外地回到耶路撒冷,被外地(亚西亚)的犹太人认出来,说他在外邦传反对以色列和摩西的律法,就鼓动犹太人将保罗抓起来,想打死他,幸亏被罗马的百夫长发现并制止(百夫长是罗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1-(2)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第2节 拿撒勒的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写到现在发现这两节比较难写.因为对于耶稣,犹太人有犹太人的看法,耶稣的门徒(福音书的作者及后世的基督徒)有他们的看法,而史学家又有他们的看法.就像"一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