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之上,家园重造——再观《卢旺达饭店》有感

第一次观看《卢旺达饭店》时,我的感受与所有有着正义感,人性未泯的人们一样。震惊,不可思议,在现代文明的20世纪末,在100天的时间内,将近100万人惨遭屠杀。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知道,100万,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惨痛消逝,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

这部影片完全依据真实事件改编,记录了1994年4月6日到7月中旬将近一百天的大屠杀发生时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真实情况。一家比利时人开的酒店的酒店经理,胡图族人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担负起了辛德勒的责任。在这个人间地狱中,他历经艰险保护了1268名图西族人和胡图族难民,而他自己险些遭到视其为叛徒的部落民兵的杀害。

四年前,我看到的,是影片中传达的人性的善与恶,有救人于危难的英雄,也有揭发举报的小人,有拼尽全力的医护,也有冷漠旁观的军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冷漠,100天杀了100万人,平均每天杀1万人,每小时杀400人,每分钟杀6人,每10秒钟杀1个人。在你读完这段文字的10秒钟内,就有一条生命葬送在屠刀之下,那是真正的“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也看到了种族矛盾的根深蒂固,水火难容,影片中像幽灵般响起的,蛊惑煽动的电台男主持人的声音,让胡图族人与图西族人之间的矛盾像点燃的炸药桶,一触即发。

而今再一次观看影片,我产生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疑问。

影片中有一对姐妹,在内战爆发前面对西方记者的提问,一个说自己是图西族,一个说自己的胡图族。这让我对原先持有的影片反映种族矛盾这一观点产生了怀疑。在查询资料之后发现,最初卢旺达并没有所谓的种族概念,一战后,卢旺达成为了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人少无法统治当地,于是分而治之,人为地将卢旺达人划分为以图西族和胡图族为主的两大种族。个子高肤色浅,有10头牛以上的就变成了图西族,反之则是胡图族。二战后,在比利时的引导下,20多年的时间里,卢旺达政府一直在实行种族歧视政策,最终酿成了大屠杀。

影片有时候不自觉就带有了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可能不是来源于创作者的政治想法,只是意识自然而然地流露。影片开头有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镜头,卢旺达收到了中国出口的一批用于割香蕉的砍刀,便宜到7美分一把,影片中的部落民兵大多拿着类似的砍刀行凶。而当时,一些西方政客因此给中国扣上了大屠杀帮凶的帽子。再结合影片中联合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行为,不得不让人感慨,卢旺达这百万冤魂实在是大国境外博弈的牺牲品。就像影片中那个满怀愧疚的西方记者所说的,把这些画面送到全世界,他们会叫到“Oh my God, it's horrible!”然后他们继续吃他们的晚饭。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让伤痛砥砺我们前行。距离大屠杀过去了也不过才20多年,对这段历史有印象的人可能还会认为卢旺达必定处在伤痛之中,忙于基础建设恢复或者忙于种族矛盾安抚。对这段历史没有印象的人们,可能知道卢旺达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对其印象与对广大的非洲印象如出一辙,贫穷、落后、懒惰、疾病……事实上,如果不是再看了这部影片,突发奇想去了解当下的卢旺达,我便是这么认为的。

上图是卢旺达19年阅兵,下图是卢旺达城市一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动荡贫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今的卢旺达已经是非洲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营商环境排名非洲第二,治安环境全非洲第一,首都基加利是全非洲最安全的首都,也是非洲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卢旺达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2011年,卢旺达被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评为最具旅游潜力国家之一。2016年10月28日,卢旺达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际话语权的增强也反映出其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卢旺达是如何从非洲苦难的代名词一跃而起,成为非洲辉煌的象征呢?这一切,离不开总统卡加梅的努力。卢旺达政府倡导民族和解,不再区分民族,统一称为卢旺达人,从身份上彻底消灭了民族矛盾。此外,在经济发展中抓住一切机会为人们谋求利益,政府政治清廉,人民幸福程度高居不下。当然,高速的发展也离不开卢旺达人民在灾难过后的痛定思痛,奋发向上。

姆拉比纪念中心是卢旺达人在当年尸体掩埋场地建立起来的大屠杀纪念馆,用以告诫后人,珍重和平。这座“千丘之国”,正在废墟之上,浴火重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