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之内核问:切入核心,挈领激趣
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在这里,学生有无进步、有无发展就成为鉴别教学有没有成效的核心指标,具体体现在,学生个体获益的深刻性、明显性以及获益学生的普遍性、广泛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辅助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什么样的提问才是真正有效的?
在课堂教学中,总需要一个核心的问题,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它是整堂课的一个关节点,也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枢纽,同时,它也应该是解读文本的一个关键。学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走进文本的核心,把握文本的情感本质或者是其蕴含的审美价值。
在预设这样的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到这些问题是否能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否能让学生随着这个问题渐次进入文本,并进而把握文本的核心形象与核心内涵,并最终理解文本的思想取向与审美取向。从一个较的浅层次来说,这个问题应该能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文本写了什么及怎么写的。学生应能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形成自我的解读文本能力与运用文本中采用的方法来进行自我写作尝试,进而养成或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这个课例: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执教的老师导入新课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文章是怎样表现张岱的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可以较好切入文本的点。它包含着以下要素:张岱、痴、怎样表现。从“从张岱”出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张岱的处境与个性,从而搞清楚张岱的生活生存背景;从“痴”出发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文本的热情,同时,也可以顺势导入到问题的第三个要素“怎样”,让学生出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物心理与社会心理。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文本分析张岱的行为举止、心理状态、生活境遇,从而折射出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最终揭示出作者写作文章的用意,即文章所包蕴的主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能较好地随着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对这个提纲挈领的大问题进行随机的生成与分解,并做适当的引导与点拨。这个引导与点拨就是师生间进行的一场对话与碰撞,在碰撞中学生能随着问题不断地深入探究、加深领悟,最后形自我建构。同时,在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较好地形成小说特别是西方现代派小说的解读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