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这么学,就容易多了!
关于《蜀素帖》
这些你得知道
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以遗子孙, 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这就是《蜀素帖》。
王峰老师演示:
讲师有话说
米芾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其平生用功最多的是行书,三十八岁时所书的《蜀素帖》《苕溪帖》等为其代表之作。因蜀素的纹理粗糙而不易受墨,即使下笔全力以赴,也会出现较多的枯笔。在蜀素上书写,尤见米芾书法用笔凝练稳重之功力。米芾在一开始书写时还略拘束,字大字厚,到后面越写越放松,愈发精彩了,并影响后世近千年。
经典字字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