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入门》论脾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梴著。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 作者:李梴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75年

李梴(chān )字建斋,江西南丰人,代著名儒医。与陈自、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李梴少习儒,为邑庠生,负奇才。青年时期因病学医,博览群书,勤于临床,医声斐然。常以儒理释医理,尝谓:“学者不深入易,则于死生之故不达,利济人物,终无把握。”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遂立志于门经书之编纂,经四年之久,著成《医学入门》九卷,首1卷。并于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此书为初学中医者而撰,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保养、运气、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以及外感内伤病机、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证治等。书中且搜集名医姓氏二百余人,简实用,为读者所推崇,流传较广,曾流传到越南。

内集·卷一 \ 脏腑

脏腑条分:

脾镇黄庭,磨水谷以养四脏;

黄,脾色;庭,中也。脾居中脘一寸二分,上去心三寸六分,下去肾三寸六分,中间一寸二分,名曰黄庭。在天为太阳,在地为太阴,在人为中黄祖气。脾气壮,则能磨消水谷,以荣养四脏。

职兼谏议,却生硬以辅心君。

脾本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饮食人之大欲,凡生冷坚硬之物,心所欲食,而脾不能化则不敢食,故又名谏议大夫。误食者,留而伤质,甚于伤气也。

中理五气,运布于体面;

脾居于中,和合四象,中理五气,运布水谷精微,以润肌体而面肉滑泽。脾壮则臀肉肥满,脾绝则臀之大肉去矣。

上应两眉,荣通乎口唇。

脾神上通两眉间,明堂穴内一寸。脾裹血,主藏荣,上通于口而知五味,其华在唇。黄色。小理者,脾小,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粗理者,脾大,脾大则苦凑 而痛不能疾行。揭唇者,脾高,脾高则 引季胁而痛;唇下纵者,脾下,脾下则下加于大肠脏苦受邪。唇坚者,脾坚,脾坚则脏安难伤;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唇上下好者,脾端正,脾端正则和利难伤;唇偏举者,脾偏倾,脾偏倾则善胀善满也。

扁似马蹄,广三寸而长有五寸。

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

膜连胃腑,重二斤(三两)而散膏半斤。

脾之有大络,其系自膈下正中,微着左胁于胃之上。与胃包络相附。其胃之包在脾之上,与胃相并,结络周回,漫脂遍布。上下有二系,上者贯膈入肺中,与肺系相并,而在肺系之后,其上即咽门也。咽下胃脘也,胃脘下,即胃之上口也,其处谓之贲门者也。水谷自此而入胃,以胃出谷气,传之于肺,肺在膈上,因曰贲门。

其门膈膜相贴之间,亦漫脂相包也。若胃中水谷腐熟,则自幽门而传入于小肠,故言太仓之下口为幽门。散膏主裹血,各脏血脉,皆其所主也。

气痛膨胀水肿,久则右脐有痞;

气滞则心腹 痛,膨胀水肿。痞者,痞塞不通。脾之积名痞气,在胃脘,大如覆杯。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旺,旺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久则四肢不收,发为黄胆,或为消中,饮食不为肌肤。

风羁瘫痪肉蠕,轻则四体不勤。

轻则怠惰,重则瘫痪,皆脾精不行,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肉属牌,脾受风湿,则卫气不荣而肌肉蠕动,或痿痹不仁,谓之肉痿。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又曰∶脾热者,色黄而蠕动也。

肥甘热泛,口疮舌强,中消发疸∶

唇燥口疮,舌根强痛,此肥甘之发也。食肥则腠理密而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令人中满。然内热则阳气炎上,炎上则欲饮而嗌干;中满则阳气有余,有余则脾气上溢,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盖脾热则胃液渗泄,故干而渴。疸者,湿热甚也。

酒色虚羸,节缓肠癖,吐泻转筋。

凡脾虚则梦饮食,虚则梦取,实则梦与,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经脉阴气虚,则阳气入而胃不和。前阴乃太阴阳明之所合,胃既不和,则精气竭而四肢不荣矣。醉饱入房,则气聚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羸瘦者,能食不生肌肤,乃大肠移热于胃,亦名食易。节缓者,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体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缓。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入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肠癖者,肾虚精气内消,下焦无主以守持,乃移热于脾,脾虚不能制水而受病,久为虚损,肠癖除而气不禁止者死。吐泻转筋者,饮食伤风,木乘土也。

血瘕 而卧立皆倦,血瘀则为瘕 ,令人强立,嗜卧或不卧。

手足冷而痰饮宜分。

凡脾胃病手足冷而不渴者,乃冷痰壅滞,宜温散分消。

补以参 苓术,茯苓、白术、甘草、苍术、陈皮、半夏、莲肉、芡实、山楂、扁豆、麦芽、滑石、山药、白芍、干姜、大腹皮、升麻、柴胡、枳壳、人参、黄 。

泻必巴棱枳壳;

巴豆、三棱、枳壳、赤芍药、葶苈、桑白皮、青皮、鳖甲。

凉以栀连滑石,山栀、黄连、羚羊角、甘草、白芍、连翘、升麻、泽泻、葳蕤、仙灵脾。

温必香附砂仁。

干姜、生姜、木香、肉桂,肉豆蔻、川芎、益智仁、吴萸、丁香、藿香、胡椒、附子、良姜、红豆蔻。

豆栗藿豕宜于病,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脾病宜食。

饮食歌乐养其真。

凡脾病皆因饮食劳倦致虚,而后邪得以入之。然饮食一日不可无者,但宜调节,或歌乐鼓动脾气,以养真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