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锅盔
“锅盔像锅盖”是陕西的十大怪之一。耀州锅盔自然也不例外。说起耀州锅盔,上了点岁数的人都对它记忆犹深。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耀州锅盔曾在街头出尽风头,深受人们青睐。清晨,耀县城内通向南街的丁字路口两旁,尽是锅盔摊点,一家挨一家,一家赛一家。只见那形似锅盖的锅盔在盘中齐码码地叠成一圆柱,顶上斜放一块切开的扇面形锅盔招徕顾客。那锅盔外皮焦黄,里瓤雪白,切面平整,馨香悠悠,分外诱人食欲,只须花一角钱,便可饱餐一顿。
耀州锅盔做工精细源远流长。“揉”是其制作工艺极为重要的一环。故民间有“打成的婆娘揉成的面”之说,当然,前半句带有浓厚的封建夫权思想,后半句却是对的。制作时须反复揉搓面块,直揉得头晕目眩精疲力尽方可做出口感特佳的锅盔。这种锅盔,焦而不糊、花纹如榴籽,酥香适口,回味无穷,并以“褶花锅盔”美其名,老少咸宜。
早年间,耀县城内专营此业者不下数十家,有的还享有“锅盔世家”的殊荣。然而,操此业者毕竟是社会最低层的贫苦百姓,只是赖以糊口而已。城内西街有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年夫妇,膝下无嗣。老俩口每日三更入厨升火,一盏摇曳不定的昏黄煤油灯,将两位老人伛偻的身躯投在斑驳的墙壁上。五更时分,老头子在老太婆的扶助下,将数十个烙好的锅盔高高地扛在肩上,颤颤巍巍地向街心走去。风烛残年,举步蹒跚,一大把花白胡子里隐藏着无尽的凄凉和辛酸。
那年月,人们生活水平低下,享用锅盔经济实惠,又因携带方便久贮不坏受人喜爱。
如今,人们食品花样不断翻新,种类繁多,但锅盔始终在人们生活中抛头露面。山里人进城,袋内仍装有几块硕大无朋的“睁眼锅盔”,这种锅盔,厚约一寸,吃时需张口睁眼,故称“睁眼锅盔”。
耀州锅盔,作为当地人的主食历久不衰,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了。它蕴含着地方民食文化的色彩,也必将与历史共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