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失误
好多年不看小品了,不是不想看,而是没有好看的。曾经沧海难为水。如今的荧屏上,虽然小品泛滥满天飞,但却没有一个想看第二遍的,更别说那种值得反复观看、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这肯定不是只我一个人的感觉。
当年小品一夜之间,异军突起,迅速充满城乡的大街小巷。看晚会就是看小品,看小品就是看赵本山。第一次听见赵本山的名字,还是暑假回农村老家,正赶不识字的二姑妈来我们家看我母亲,是她老人家向我推荐的赵本山的。我当时还搞得一头雾水,赵本山,多土气的名字,他是谁啊,干吗的?经过老姑妈的一番科普,这才知道了赵本山。
于是倒好,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看赵本山的小品,看得不分昼夜,天昏地暗!没成想这一看,就看了二十几年!这同样,也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吧。当年在农村,别说是过年,即使在平常,家家户户的电视和广播里,赵本山的身影和声音,随时随处可听可见。反复听反复看,真是百听不烦,百看不厌!村民们见面聊天,都会谈论赵本山的小品。这不绝是吹捧,赵本山连续二十几年被网民们推选为中国小品王,这证词够充分了吧!
可是,如同当年大连万达足球雄霸甲A,被视为“万达不败,是中国足球的悲哀”,后来万达足球不仅败了,还没了,结果中国足球至今还是悲哀一样,红得发紫的赵本山也开始遭到“高雅”者的非议和贬斥:低俗,污蔑农民,歧视残疾人,等等。结果赵本山就和当年的万达足球一样,也是败了,也是没了。结果呢,现在的小品高雅了?小品的收视率,是年年再创新高,还是一直保持了当年的高收视率?
既然中国存在那么多的“低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看与自己的档次相匹配的“低俗”艺术呢?“高雅”不喜欢看“低俗”,“低俗”也未必喜欢看“高雅”。美与艺术是一家。如果说审美素质低下,是一种绝症,那艺术修养偏低,同样也是一种天生的绝症!“低俗”者欣赏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这也是为人的一种权利,凭什么要被强行剥夺!还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合情理吧。
我一直搞不懂的是,作为讽刺艺术,不能讽刺这个,不能讽刺那个,否则就被认为是对该群类的侮辱和歧视。那么,讽刺艺术究竟应该讽刺谁?
如同看见狗宝值钱,农民就都抢着种狗宝一样,赵本山刮起的小品风,使那些阿猫阿狗们,也蜂拥而上,人人都想演小品。这也就导致当下的小品泛滥成灾,经典却颗粒无收的原因。各级晚会的小品,就是一群人在声嘶力竭、吵嚷喊叫。演员表演时,身上压根就没有“戏”,全都彩排似的读台词,和中学生的自编自演节目差不多。小品源于艺术专业的教学测试环节,而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如今小品却退回原始,观众是在看专业测试现场。
当下的小品表演,不仅形式沦为谁都能演的瞎扯淡,内容也彻底倒退,全是说教。按照席勒的说法,演员只是说教的“传声筒”。比如,虽然题材类似,但卖床垫和卖拐相比,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坏人最后必须得像南霸天、黄世仁一样,得到惩罚之类,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文艺表演的烂路子,是对老幼说教式的表演思路。《儿子来了》根本就不是葛优的菜,潘长江蔡明的表演,也丝毫看不出大腕的特色,换作别人来演,也不会差多少;而若让赵本山演行骗的儿子,效果绝对秒杀葛优!
如果说,赵本山创建演艺公司,是他的一大成功,那么他招收一大帮徒弟,则是他的一大失误。为什么是失误?因为都是一群假徒弟!没有一个是得到师傅真传的。试想,赵本山的众多弟子中,有哪一个的小品表演,有赵本山的风格与神韵?不仅没有,还是一丝一毫的没有。他们的表演,都和师傅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既如此,那你凭什么说是赵本山的徒弟?赵本山混淆了员工与徒弟的关系,公司招演艺员工,并不等于是收徒弟。若是收徒弟,那就得传承赵派小品独树一帜的演技风格!
2019/2/5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