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监察部门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吏治的好坏,从来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风气的重要标准。中国古代,行使监察职能的官员叫御史。早在先秦时期,国家事务中,就已经有了监察的因素。
而中国古代的监察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完善的,秦汉时期的监察体制为中国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
秦汉时期,监察体系的办事机构叫做御史府或御史大夫寺,长官为御史大夫,下属有治书侍御史、侍御史、御史内史、监御史以及后来的刺史。
西汉汉哀帝时期,朝廷废除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成为御史体系的最高长官。
我们都知道,汉承秦制,御史大夫一职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秦汉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正是三公之一,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
东汉时期,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分化,朝廷的权力由御史台、尚书署和谒者台行使。御史台成为御史中丞的官署,行使监察职权。
御史台是中央的监察机构,那么地方又没有监察机构,其最高长官又叫什么?秦朝,在郡一级设监御史,隶属御史大夫。西汉武帝时期,监御史被废除,刺史承担监察地方的任务。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除过京畿附近七郡外,其余疆域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为一监察区,各置刺史一名。刺史隶属御史府,由御史中丞统领,刺察地方吏治。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汉时期“刺史”并非是行政官员,而是监察官员,其行政级别只相当于县令,但也无需对郡守负责。
丞相司直
秦汉时期,丞相位高权重,一人独掌行政、封驳与谏诤等职能。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在丞相府中设置辅佐丞相的丞相司直,主管监察,且监察权力极大。其“秩比二千石”,秩位高于御史中丞,由丞相直接统领。
丞相司直和御史中丞的区别就在于,丞相司直是在中央行政机关内部设置的监察官,而御史大夫则是在行政机构外部。
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可谓是两汉时期,出场频率最高的一个官了,《三国演义》里袁绍和曹操也都担任过司隶校尉。由于西汉时期,“校尉”这个官职通常是指武官。
因此,许多人会以为这是军队中的武官。其实不然,这个官职最初是由汉武帝设置的,设置初衷就是监察京畿地区。
由于京畿地区多得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汉武帝给予了司隶校尉极大的权力,司隶校尉由皇帝直接任命,手下有官兵一千二百人,拥有逮捕权。
而且司隶校尉作为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既不隶属于御史府,也不受丞相府的统领,可以独立行使监察权。
但西汉中后期,司隶校尉受御史大夫节制,御史大夫后改为大司空,其仍属大司空,秩比二千石,位在司直下。东汉时,司隶校尉在皇帝面前与尚书令、御史中丞均专席独坐,由此可见其权势之大。
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相传他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从先秦时期开始,獬豸就成了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
秦汉时期,不仅监察官员戴的是獬豸冠。廷尉也戴獬豸冠。到了东汉时期,獬豸冠更是被冠以法冠之名。
魏晋时期监察机构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机构有了新的变化。西汉末年,御史台转属少府,东汉以后实际上已独立,但名义上仍归少府。
魏晋时期,御史台才从少府中正式脱离出来,成为由皇帝领导的独立的监察机构,其主要长官仍为御史中丞,并在京畿地区设有司隶校尉,在地方设有州刺史。
南北朝时期御史地位为何骤然提高?
在南朝,御史中丞位尊权贵,甚至有专门的道路,仪仗规模与尚书令相等。南梁时,朝廷废除了汉朝以来御史中丞路遇尚书丞郎要停车行礼的传统,进一步提高了御史中丞的地位。
北朝,御史中丞的地位更高。北魏时期,御史中丞出行,需要提前清道,而且是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见了都要行礼。
除此之外,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风闻奏事”的行为,御史在外听到什么流言都可以上奏,即使是弹劾有误,也无需负责。
那么,为什么南北朝时期,御史的地位可以一下子有如此大的提升?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君主专权意志的体现,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而且国家经常会陷入动乱。皇帝提升御史地位的目的,其实就是需要有人来帮他监督百官,御史地位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也能震慑百官,有利于皇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