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家长望孩子成神童 新规出台禁拔苗助长

七成家长望孩子成神童 新规出台禁拔苗助长
家长怕孩子晒着,给孩子遮挡太阳。记者邱伟荣(资料图片)茛暑期,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学电子琴。 记者骆昌威书法比赛, 小孩不急家长着急。记者邱伟荣、罗雪莲教育部拟出指南:6岁孩子会10以内加减即可 家长:知识能力标准太低 生活能力标准太高教育部近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针对5~6岁儿童,数学能力只要求“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生活能力要求“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很多家长认为《指南》的知识能力标准太低,生活能力标准太高。记者从广东省妇联发布的“早教的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影响”调查报告获悉,七成广东80后父母想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甚至是神童,仅三成家长希望孩子正常发展。专家分析,九成以上的儿童智力都属于正常水平,过度早教已经导致厌学情绪呈现出低龄化,孩子早期教育应该“回归童年”。新规: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家长:仅三成希望孩子正常发展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然而,广东省妇联、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课题组对广州、佛山、东莞三市5所幼儿园中500多名0~6岁孩子的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广东80后父母虽然在教养方式上已经倾向于民主,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只有3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正常发展,七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最好是神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麦志强表示,现实中超常儿童和低智力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小,九成以上的儿童智力都属于正常水平。很多父母对子女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成为这“家”那“家”,从小就要求孩子样样争第一,“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新规:6岁儿童不须认字不须复杂运算家长:不会认字孩子可以上好小学吗?《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的数学能力,“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指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认为《指南》中的这些“学习能力”的标准太低。女儿5岁的廖新妙说:“只会10以内加减,不会认字,孩子能读到好小学吗?现在,好一点的小学,哪一所不考试或面试?即使进得了好小学,成绩又能赶得上吗?”据调查,超过45%的广东家长曾经带孩子参加过早教。65.3%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和技能。在关于“你为什么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调查中,有约33%的家长选择开发孩子的潜能,发展越早越好,才能越多越好,比例超过1/3。麦志强分析,教育目的偏差导致早期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和“未来化”,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厌学情绪呈现出低龄化现象,厌学率出现年年增高的态势。这些厌学者中大部分都有着过早接受知识教育的经历,过早受到过“小学化”的灌输式教育。他说,中国父母在幼儿教育方面更多的是要求孩子做父母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