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南大浙大上交等名校试验班遇冷或断档:四大原因!

随着各地投档分的陆续公布,人们逐渐发现一种情况,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医学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投档分并不高,在一些高校的招生项目垫底,甚至直接进入征集志愿行列。这是什么现象,又该如何看待?试验班可是高校精心设计、隆重推出、寄予希望的培养模式啊。
以云南为例,共有60所双一流大学进入征集志愿之列,缺额人数高达295,其中不乏浙江大学、哈工大这种顶尖985高校的试验班。详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有7所985校的试验班在云南扎堆往集志愿。其中有东北大学、同济大学的理科试验班,东北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哈工大(威海)、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尤其是南京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全军覆没”,列队进入征集志愿队伍,特别显眼。南京大学可是大名鼎鼎,其隆重推出的试验班应该大受欢迎才是,然而却是相反。
难道仅是云南考生不待见试验班吗?其实不是。看一看广西投档情况,试验班分数也不高。如果说试验班在云南遭遇“断崖”,那么在广西则是遇冷。天津大学投档分为612分,而理科试验班投档分为603分,差了9分。南开大学投档分为630分,而理科试验班类却是621分,也是差了9分。复旦大学投档分为673分,医学院投档分665分,试验班却是662分,差了11分。
应该说广西试验班的投档分还是不错的,再看一看安徽那就惨了,一干名校的试验班在安徽都“栽了”,试验班投档分与主体投档分相差很多。落差最大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投档分为651分,而医学试验班却只有516分,低了135分,堪称断崖式下跌。复旦大学两个试验班,落差各不相同。复旦大学投档分为682分,技术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是675分,相差只有7分,也属正常,可是医学试验班却为597分,相差了85分之多,这就是典型的遇冷了。在安徽,7所985高校的9个试验班投档分都不理解,具体情况见下图。
各类试验班都是高校隆重推出的,对招生与培养怀着极大希望,可却在考生当中遭到冷待,可谓冰火两重天,学校热,考生冷。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高校着力推出并寄予厚望的各类试验班遇冷呢?大致有四个原因。
第一,目标很模糊。试验班的模式大致是第一学年进行通识教育,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专业学习阶段。这与按专业录取和进行培养虽然有所不同,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所有专业都是第一学年进行通识教育,第二学年开始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最多是试验班第一学年课程体系稍有不同。
第二学年再进行分流,选择专业,等于在招生时并无专业方向,只是一个专业大类,有的连专业大类都不是,而是一个大杂烩(详见文头图表)。比如南京大学的理科试验班类,包括16个专业及类,这是多么庞杂!对于尚未跨入大学之门的考生来说,要搞明白其中的名词概念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分清互相之间的界线,这让考生很难弄懂到底为了什么?最终还不是要分专业么,早一年与晚一年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吗?
有的大学将试验班定性为环化与健康类,一般理解应该环境科学类、化学类和保健类专业,可是却出现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还有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制药工程,显然将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归入健康类。即使高校教授,也未必能够弄明白如此将这些专业“打包”在一起的意义。可见,试验班的培养目标确实有些为难考生。
第二,专业多是坑。从各类试验班的专业或方向看,几乎是冷门专业的聚会,比如地矿类、能源类、环境类、化工类、生物类等。从目前就业情况看,这些方面专业都就业率不高、找到对口的工作很难。在各类试验班所列专业或方向当中,被人们称为“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悉数列在其中,而且还有更加冷门的专业,比如环境科学一直是就业老大难,可有的试验班专业方向更窄,规定为“环境规则与管理方向”。同样道理,地质学就业也不算太好,可是再来一个“古生物方向”,不知道设计这个专业方向的教授们能不能回答毕业之后到哪里就业去?
第三,需求与需要脱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试验班或许是发展科学的需要甚至是迫切需要,但这是针对社会而言,准确地说只是教授们这么认为的,而考生首先考虑的是毕业之后就业问题。高校推出的试验班确实高大上,动辄“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着眼于让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然而理论不等于现实,试验班显然是要培养全能选手,而世界上是不可能有全能选手的。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史,对科学技术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并不是全能选手,甚至是专业范围相当的狭窄。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讲,并不会如此“志存高远”,而是脚踏实地,上大学的直接目的是毕业之后找个工作。不能说没有人立志当大科学家,成为创新拔尖人才,但为数并不多。人们知道,并不是想当科学家就能成为科学家,想当拔尖人才就能成为拔尖人才的,因为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不是每个人自己所能左右的。与其怀抱不切实际的空想,不如选一个毕业后求职相对顺利、能够养家糊口的实惠专业。所以,各类试验班的设计与绝大多数考生的选择对接不上,被考生冷待也在情理之中。
第四,探索意味成败共存。既然是试验班,也就意味着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高校失败了可以再来,学生失败了则没有这样的机会,有可能变成一生的失败,这是个人承担不起的。我们的高校进行了许多探索,其实成功例子并不多。比如曾经被夸得神乎其神的环境类、生物类、管理类等专业,就业一直处于不景气当中,被高校隆重推出的许多新专业也同样找不到相应的岗位,只能学非所用的找些打杂的岗位。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高校与社会还是有些脱节,教授们是从学问分类的角度研究专业设置,用人单位是从工作需要角度寻找可用之人,这就形成两张皮。有的高校设置专业是为了给教师找出路,而不是为了给单位培养应用人才。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是生生拼凑出来的新专业,并无社会需求。高校热衷于的各类试验班也存在这种问题。对于考生来讲,这些当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试验班到底能够试出一个什么结果,还得等待实践验证。如果试验不成功,自己成了没有用处的“试验品”又该如何办呢?所以,许多考生采取观望的态度,各类试验班投档分自然上不去,甚至只能征集志愿。
(0)

相关推荐